[实用新型]一种中高温隔油沉淀一体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793.2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6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程;安惠欣;梁冠亮;林益峰;程恒;张冬;谭丽;白雪飞;滕朝华;刘婷;姜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沉淀 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工艺集成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高温隔油沉淀一体池。
背景技术:
含油废水在炼钢行业普遍存在,其废水的特点是水温高、含油量大、固体杂质多,且组分复杂,可生化性差。目前处理该含油废水的通用工艺为降温后采用气浮沉淀+生化法,其缺点为能耗大,机械设备用量多,加药量大,分离的油杂质多,不易回收利用。
此外,现有的隔油池普遍应用于食品废水等小型水处理设置中,多采用平流式设计,加装机械刮吸油设施,其缺点在于机械装置造价高,管理复杂,且表面负荷低,分离的废油含水率较高,不利于废油的后续处理和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中高温隔油沉淀一体池,该一体池有效克服了传统工艺能耗大、回收油油质不好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中高温隔油沉淀一体池,包括池体、布水桶、折流板、挡水板、进水管、出油管、出水管及出泥管,在池体中部同轴固装布水桶,该布水桶下部制成直筒,上部制成喇叭口,在喇叭口部位上方形成油水分离区,在油水分离区部位的池体筒壁上径向固装有下开口的锥形折流板,折流板与筒壁之间形成储油区,并通过出油管排出废油;在折流板内下部同轴固装有挡水板,该挡水板上端与折流板固装,下端悬空;在池体筒壁上端制有一清水集水环槽,该清水集水环槽下底与池体内连通且在池体内固装有直通管,该直通管位于折流板下方与筒壁之间的位置。
而且,所述池体为圆筒形,或者是矩形。
而且,所述池体底部制成泥斗并连通出泥管,泥斗倾角大于55°。
而且,所述布水桶上部制成喇叭口的扩张口角度在30°~45°之间。
而且,所述挡水板的下底与池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8m,挡水板距离筒壁的距离不小于0.5m。
而且,所述折流板与筒壁的连接角度不大于60°。
而且,所述清水集水环槽底部低于折流板稳定层的上口3~1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一体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省去了刮油装置,机械设备少,管理简单。
2、本一体池利用原水高温,无须降温,节省了大量能源。
3、本一体池整体体积小,控制系统简单,集成化程度高,既可以构筑物形式现场制作,也可以作为整体设备成型出售。
4、本一体池针对中高温含油废水的特点,克服传统平流式隔油池表面负荷低的缺点,采用稳流桶实现高效油水分离;利用油黏度低的特点,静压排油,既保证了出油的油质的纯度,便于回收利用,又节省了刮油设备,降低了运行成本,是一种节能、高效、管理简单的新型中高温隔油沉淀一体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中高温隔油沉淀一体池,包括池体3、布水桶6、折流板9、挡水板10、进水管2、出油管1、出水管7及出泥管8,池体在本实施例中为圆筒形(或者也可以是矩形),可以采用钢砼现场浇筑,也可以采用钢结构加工成型后现场安装;在池体底部制成泥斗11并连通出泥管,泥斗倾角大于55°,以利于采用静压排泥或污泥泵排泥。在池体中部同轴固装布水桶,该布水桶下部制成直筒,上部制成喇叭口,喇叭口的扩张口角度在30°~45°之间,使油水在布水桶的喇叭口部位形成扩散稳流区,在喇叭口部位上方形成油水分离区;在油水分离区部位的池体筒壁上径向固装有下开口的锥形折流板,该折流板与筒壁的连接角度不大于60°,在折流板上端制有10公分竖直的稳定层,折流板与筒壁之间形成储油区,并通过出油管排出废油;在折流板内下部同轴固装有圆筒状挡水板,该挡水板上端与折流板同轴固装,下端悬空,挡水板的下底与池体底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8m,挡水板距离筒壁的距离不小于0.5m,挡水板下方形成沉淀区,油水分离后的水在此区域进行固液分离;在池体筒壁上端制有一清水集水环槽4,该清水集水环槽底部低于折流板稳定层的上口3~15cm,该清水集水环槽下底与池体内连通且在池体内轴向固装有直通管5,该直通管为径向均布设置,本实施例附图中为四个,直通管位于折流板下方与筒壁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进水进入布水桶下部,在直筒段稳定流态,使水流以平稳的平流式上行,进入喇叭口段,通过截面的逐渐增大,降低流速,使油水易于分层。进入油水分离区后,油层以一个比较稳定的形态浮于上层,且随着运行慢慢积累出一定的厚度。部分随水进入沉淀区的油分也可以在浮力的作用下,沿着折流板返回分离区。由于采用较厚的油层作为缓冲,出油的品质比较高,杂质少。在沉淀区污水与可悬浮颗粒物进行分离,悬浮物沉淀进入泥斗,通过排泥管排出。净水则绕过挡水板进入清水区,沿着直通管进入清水集水环槽出水。为了不扰动反应器内部流态,集水环槽采取绕池一周,在多个方向设置直管联通清水区,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废新闻纸脱墨浆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波纹螺旋板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