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油冷管芯管的扣压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4561.7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东;许春光;赵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00 | 分类号: | F16L3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0727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用油冷 管芯 扣压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油冷管芯管的扣压接头,用于汽车用油冷管芯管与软管的连接。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人们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对于汽车冷却系统的抗渗透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人们一方面不断研发新的、更佳合理的油冷管软管结构,另一方面对油冷管的软管与芯管的连接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提高。现普遍采用的芯管扣压接头形式是单鼓包形式,这种形式的芯管在与软管进行连接时,存在装配困难或抗渗透性差两方面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这两方面缺陷,提供了一种既能满足产品抗渗透性要求、又能满足生产装配需要的汽车用油冷管芯管的扣压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油冷管芯管的扣压接头,所述扣压接头具有圆柱结合面结构,在所述圆柱结合面的端部设有倒角,在所述圆柱结合面上设有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的凹槽。
所述倒角为锥形或半圆形。
所述凹槽的数量为1个以上。
利用上述结构扣压接头的油冷管芯管与软管进行连接时,首先将套与芯管扣压接头进行铆合,然后将软管插入芯管扣压接头与套之间,再使用一定压力将芯管的扣压接头、套及软管在扣压接头的圆柱结合面的凹槽部位进行铆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油冷管芯管的扣压接头圆柱结合面的端部设置倒角,使得芯管体与软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减少了产品装配时的插入力,满足产品的装配需要。
(2)通过在油冷管芯管扣压接头圆柱结合面上设置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的凹槽,形成密齿结构,使得芯管和软管装配完的产品抗拉脱力提高,具有此种密齿结构的芯管适用于内径较小、壁厚较薄的油冷管软管,如φ9.5规格的软管,这样在软管与芯管装配时只需软管少量陷进凹槽,不会使软管产生较大形变,因而也不会对软管产生损伤,同样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效果,软管的拉脱及密封效果不会受到影响,增强了产品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倒角,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用油冷管芯管的扣压接头,其具有圆柱结合面结构,在圆柱结合面的端部设有倒角1,在圆柱结合面上设有截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的凹槽2。
上述倒角1的形状可以为锥形或半圆形。
上述凹槽2的数量为1个以上。
利用上述结构扣压接头的油冷管芯管与软管进行连接时,首先将套与芯管扣压接头进行铆合,然后将软管插入芯管扣压接头与套之间,再使用一定压力将芯管的扣压接头、套及软管在扣压接头的圆柱结合面的凹槽部位进行铆合。
上述芯管扣压接头圆柱结合面的截面尺寸与软管进行过盈配合,保证产品的抗渗透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芯管的扣压接头圆柱结合面的端部设置倒角,并在圆柱结合面上设置凹槽,使得产品装配过程更容易实现,并且装配完的产品抗拉脱力提高,增强了产品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未经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45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挂式级配混凝土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带凸条造型的木塑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