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读写器的GPIO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3879.3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7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明;李金华;钟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读写 gpio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电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让RFID读写器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与外围设备形成互动、联动控制的GPIO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900M射频识别系统应用中,目前都是以远距离传输为主;其一般设备仅仅只能提供简单的数据采集及写入功能,但是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多样化,上述一般设备由于不具有互动和联动的控制功能而无法满足管理部门的要求。
另外,上述一般设备其在面对不可预见故障时,其并未设置相应的自动调节机制,即还不具有自我排除、自我修复、自动保护以及强弱电完全隔离等功能,如此使得现有900M射频识别系统在发生不可预见故障时容易损坏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900M射频识别系统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读写器的GPIO控制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互动、联动控制以及不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RFID读写器的GPIO控制电路,该RFID读写器具有微处理器,其中,该GPIO控制电路包括GPI电路和GPO电路,该GPI电路具有输入光耦芯片以及第一自恢复保险电阻,该输入光耦芯片一端与第一自恢复保险电阻相连并形成传感输入端,该输入光耦芯片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相连;该GPO电路具有输出光耦芯片、第二自恢复保险电阻以及三极管,该输出光耦芯片一端依次与三极管、第二自恢复保险电阻相连并形成GPO输出端,该输出光耦芯片另一端与微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该GPI电路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一供电端,该第一限流电阻设置在传感输入端与第一自恢复保险电阻之间,该输入光耦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自恢复保险电阻相连,第二输入端则与大地相连,该输入光耦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相连,该第二限流电阻设置在第一输出端与第一供电端之间,该输入光耦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则与大地相连;该GPO电路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第四限流电阻、第二供电端以及第三供电端,该输出光耦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微处理器相连,第二输入端则通过第三限流电阻与第二供电端相连;该输出光耦芯片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三极管而与第二自恢复保险电阻相连,该第二自恢复保险电阻的另端形成为GPO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则通过第四限流电阻而与第三供电端相连。
进一步,该第四限流电阻与第三供电端之间还设置有供电输出跳线冒,该供电输出跳线冒还与三极管相连。
进一步,该微处理器采用ARM7的AT91SAM7S256-MU。
进一步,该输入光耦芯片与输出光耦芯片均采用TLP281-4。
进一步,该三极管采用SL2307。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RFID读写器的GPIO控制电路,其通过设置GPI电路和GPO电路,从而可以与外围设备形成信息交流,即能满足应用的多样化;同时通过设置有第一自恢复保险电阻以及第二自恢复保险电阻,其能很大程度上起到限流限压的功能,从而在发生不可预见故障时能起到避免器件损毁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RFID读写器与上位机之间连接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RFID读写器中微处理器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RFID读写器的GPIO控制电路中GPI电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RFID读写器的GPIO控制电路中GPO电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图。
图中:
RFID读写器 100 微处理器 1
GPIO控制电路 2 GPI电路 21
GPO电路 22 上位机 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RFID读写器100与上位机200之间通信的原理示意图,该RFID读写器100具有微处理器1以及GPIO控制电路2,该GPIO控制电路2与微处理器1相连,该GPIO控制电路2包括GPI电路21和GPO电路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英诺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3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