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聚氰胺精制工艺中的结晶塔母液溢流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3837.X | 申请日: | 201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陶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C07D251/6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9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 精制 工艺 中的 结晶 母液 溢流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涉及常压两步法三聚氰胺精制中的结晶塔母液溢流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70年代中期,经过多次技术改进,实现了以固体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这是国内常压两步法“三聚氰胺”装置固相投料工业化的最早记录。
常压两步法“三聚氰胺”工艺分为粗制、精制两部分,精制是粗品经溶解、过滤、结晶、甩干、烘干得到“三聚氰胺”精品,在此过程中结晶塔溢流循环母液,传统上是由夹套式的蒸汽保温溢流管组成,由中压蒸汽在夹套层内流动对管道内母液进行保温,以防止母液中三聚氰胺结晶堵塞管道。现有的这种传统溢流管道需要使用大量的蒸汽,能源浪费较大。经广泛检索,尚未发现有对此问题的改进的文献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结晶塔循环溢流管需使用大量蒸汽进行保温的缺陷,提供的一种三聚氰胺精制工艺中的结晶塔母液溢流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聚氰胺精制工艺中的结晶塔母液溢流循环装置,包括结晶塔,结晶塔上连接有夹套式蒸汽保温溢流管,其特征在于:在结晶塔的蒸汽保温溢流管同等高位置上设置一个塑料透明软管作为溢流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塑料透明软管采用内衬钢丝的塑料透明软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操作人员定时对透明溢流管进行巡检,发现结晶现象及时敲振将结晶物料清理干净。通过此项改造,取消了原有的溢流管道换之以塑料透明软管取代,取消了蒸汽保温部分,从而实现了溢流管蒸汽零消耗。而原夹套式蒸汽保温溢流管,留作检修或更换透明软管溢流管时使用,使生产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软管结壁便于冲洗,轻微敲振即可清除结壁;
(2)、软管生产比蒸汽溢流管生产节约大量蒸汽,使溢流口蒸汽达到零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使单位效益增加;
(3)、便于检修,因上部用管夹固定,重量轻检修时一个人就可以拆除和更换,减少劳动强度;
(4)、软管透明度好对于结壁可以及时发现,针对性局部敲振,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避免堵管所造成的生产停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晶塔母液溢流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聚氰胺精制工艺中的结晶塔母液溢流循环装置,包括结晶塔1,结晶塔1上连接有夹套式蒸汽保温溢流管2,在结晶塔的蒸汽保温溢流管同等高位置上设置一个溢流管接头3,它用管卡4连接一根内衬钢丝的塑料透明软管5作为溢流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操作人员定时对透明溢流管进行巡检,发现结晶现象及时敲振将结晶物料清理干净。通过此项改造,取消了原有的溢流管道换之以塑料透明软管取代,取消了蒸汽保温部分,从而实现了溢流管蒸汽零消耗。而原夹套式蒸汽保温溢流管,留作检修或更换透明软管溢流管时使用,使生产稳定运行。
以常压两步法“三聚氰胺”生产为例,使用蒸汽保温溢流管每吨三聚氰胺成品消耗蒸汽在3.51吨左右。而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蒸汽,可使生产每吨三聚氰胺成品蒸汽降至1.35吨左右,蒸汽节约62%左右。以现行年产7200吨三聚氰胺成品计算,蒸汽节约约15552吨,以每吨蒸汽180元的生产成本计算节约资金2799360元左右。而改造后的塑料透明衬钢丝软管每米现市场价为140元,一次需要10米,共1400元,以一个月更换一次透明软管的周期计算一年只需花费16800元,同比节约资金约2782560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38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型材挤压机组过桥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