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孵化机耐腐蚀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2814.7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二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二乔 |
主分类号: | A01K41/00 | 分类号: | A01K41/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白京萍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孵化 腐蚀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孵化机耐腐蚀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孵化机支撑结构,它包括矩形的水平底框架、设置在底框架长度方向每一侧的若干水平纵向导轨、设置在底框架长度方向中段区域内且布置成矩形方式的四个竖直立柱、设置在纵向排列的每两个立柱中段之间的纵向连接梁,底框架、导轨、立柱、连接梁的材料为金属材料(一般采用铝型材)。该支撑结构用来支撑顶框架、四个侧框架,以构成孵化机箱体。
孵化机箱体内的工作环境温热、潮湿,每次使用前,为保持清洁,均要用水冲洗该支撑结构,以致孵化机易生锈、不耐腐蚀,另,该支撑结构还导电、导热,这些均给孵化机的正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孵化机耐腐蚀支撑结构,本支撑结构具有绝缘隔热的特性,采用本支撑结构,使得孵化机不易生锈、耐腐蚀,给孵化机的正常使用带来诸多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孵化机耐腐蚀支撑结构,它包括矩形的水平底框架、设置在底框架长度方向每一侧的若干水平纵向导轨、设置在底框架长度方向中段区域内且布置成矩形方式的四个竖直立柱、设置在纵向排列的每两个立柱中段之间的纵向连接梁,底框架、导轨、立柱、连接梁的材料为玻璃钢材料。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孵化机耐腐蚀支撑结构均简称为本支撑结构。
众所周知,玻璃钢(FRP)亦称作GRP,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谓玻璃钢。由于所使用的树脂品种不同,因此有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酚醛玻璃钢之称。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可以代替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玻璃钢具有以下优点:
1)、轻质高强
玻璃钢的相对密度在1.5~2.0之间,只有碳钢的1/4~1/5,可是拉伸强度却接近,甚至超过碳素钢,而比强度可以与高级合金钢相比。因此,在航空、火箭、宇宙飞行器、高压容器以及在其他需要减轻自重的制品应用中,都具有卓越成效。
2)、耐腐蚀性能好
玻璃钢是良好的耐腐材料,对大气、水和一般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都有较好的抵抗能力。
3)、电性能好
玻璃钢是优良的绝缘材料,用来制造绝缘体。高频下仍能保护良好介电性。微波透过性良好。
4)、热性能良好
玻璃钢的热导率低,室温下为1.25~1.67kJ/(m·h·K),只有金属的1/100~1/1000,是优良的绝热材料。在瞬时超高温情况下,是理想的热防护和耐烧蚀材料。
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后,因底框架、导轨、立柱、连接梁的材料为玻璃钢材料,故本支撑结构具有绝缘隔热的特性,采用本支撑结构,使得孵化机不易生锈、耐腐蚀,给孵化机的正常使用带来诸多方便。
所述底框架的长度方向中段设置两个相互间隔的纵向连接杆,纵向排列的每两个立柱的下端与对应侧的一连接杆相连接,连接杆的材料为玻璃钢材料。
这样,通过所述的两个纵向连接杆,可方便地在底框架长度方向中段区域内设置四个竖直立柱。
所述底框架长度方向每一侧所设置的导轨的数量为四个,导轨的截面形状大体为U形,导轨的开口端有两个向外延伸且相互对称的水平翻边;
底框架由两个相互间隔的横向支撑杆、两个相互间隔的纵向支撑杆组成,两个横向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同端之间接有一纵向支撑杆;
每一导轨的两端与对应侧的横向支撑杆相连接,每一连接杆的两端与对应侧的横向支撑杆相连接;
任一横向支撑杆分别对应于每一导轨的同端处开有蛋车轮的插入口。
所述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之间、导轨与横向支撑杆之间、连接杆与横向支撑杆之间、连接杆与立柱之间均采用L形连接件和紧固件进行连接,L形连接件的材料为玻璃钢材料;
纵向排列的每两个立柱与相应的纵向连接梁之间为固接。
这样,本支撑结构便于进行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从后向前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二乔,未经吴二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2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