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对流管束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2290.1 | 申请日: | 201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董珊;常树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宏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4;F24H1/4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然 循环 热水锅炉 对流 管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流管束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对流管束区。
背景技术
目前,大容量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容量≥14MW的热水锅炉为大容量热水锅炉,其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内部的水介质全部采用自然循环方式,而对流受热面的烟气侧的烟气则采取横向冲刷为主的方式,如烟气横向冲刷对流管束,对于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十分有利,但是,在烟道隔板排列时,一方面考虑烟气流速的均匀性,又要求烟道隔板有一定倾斜度以利于排除烟道隔板上表面沉淀的烟尘,最终布置情况如附图1所示,烟气隔板倾斜度远达不到排尘要求。在长期运行中,致使部分管束被积尘覆盖。随着锅炉运行时间拉长,使得锅炉负荷逐渐降低,锅炉热损失逐渐增加,以及在夏季锅炉检修时,此处的积灰清除也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现有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在长期运行中,锅炉负荷逐渐降低,锅炉热损失逐渐增加,以及夏季锅炉检修时,此处的积灰清除非常困难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对流管束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对流管束区包括上锅筒和下锅筒,上锅筒和下锅筒上下设置,用于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对流管束区还包括多个烟道隔板和多个管束烟道,多个烟道隔板和多个管束烟道竖直设置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且每相邻两个烟道隔板之间设有一个管束烟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对流管束区采用了竖向烟道隔板,烟气是以纵向冲刷管束为主,有效的克服了横向冲刷时,横向隔板积灰的缺点,使得锅炉长期运行中仍处于设计参数下,锅炉的负荷,热效率调正致高效、负荷稳定状态下运行,达到节能,减排二氧化碳之目的,也为今后锅炉实现自动调节运行创造条件。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生产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对流管束区包括上锅筒1和下锅筒2,上锅筒1和下锅筒2上下设置,用于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对流管束区还包括多个烟道隔板3和多个管束烟道4,多个烟道隔板3和多个管束烟道4竖直设置在上锅筒1和下锅筒2之间,且每相邻两个烟道隔板3之间设有一个管束烟道4。
本实用新型在同样烟气速度下,烟气横向冲刷管束的对流换热系数远大于纵向冲刷下的对流换热系数,本实用新型是采用烟气纵向冲刷管束来代替横向冲刷,就必须提高烟气速度。设计时首先遵循此种改变不致于增加对流受热面的钢耗量,既改变前后对流受热面面积基本相同,其次烟气速度的变化不致于改变原型锅炉的引风机压头和风量的选型。为达此要求,在将烟道改为纵向冲刷管束的同时,又采取了依据管束烟道烟气温度变化规律改变各自的管子横向节距和管束烟道对流管束的管排数等综合办法,以增加烟气纵向冲刷烟速,达到提高对流换热系数为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管束烟道4内的管束横向节距是变化的。如此设置,有效的增加了烟气纵向冲刷的烟速,达到了对流换热的系数。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宏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宏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2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