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警报器用的梅花式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0588.9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杜进盛;叶世挺;杜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宏大警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1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警报 器用 梅花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喇叭,具体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上的电子警报器用的喇叭。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应用于汽车电子警报器的喇叭,多安装于汽车的车头内壁,其包括喇叭本体、中筒、大筒(四方盆形),所述的喇叭本体由铝前罩、极芯、铝反射镜、铁碗、铝后盖、磁钢、音膜等零件构成;喇叭本体的铝前罩带有螺丝孔,其出声口为螺纹结构;四方盆形大筒的底部设有通孔。该汽车喇叭安装方法是:喇叭本体以铝前罩朝上方向竖直摆放,四方盆形大筒放置其上,铝前罩的出声口穿出四方盆形大筒的底部通孔,以中筒与铝前罩的出声口相配合的螺纹结构进行紧密安装;安装完成后,喇叭本体工作发出的声音经过中筒,再传播到四方盆形大筒而反射到空气中。
由于喇叭的四方盆形大筒体积大,喇叭本体与四方盆形大筒以叠堆方式安装,导致喇叭声音分散、清晰度降低,且占用空间大,使得某些类型的汽车无法正常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声音集中、清晰度高,体积小巧、易于安装的电子警报器用的梅花式喇叭。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子警报器用的梅花式喇叭,包括喇叭本体、中筒、大筒,所述大筒的外形为钵形,该大筒开口处为梅花状,大筒底部带有大筒通孔;所述中筒的外形也为钵形,中筒底部带有出声通孔和中筒通孔;所述喇叭本体的铝前罩上带有本体孔槽;所述喇叭本体的出声口对着中筒底部的出声通孔而装在钵形中筒之内,钵形中筒开口朝上而装在钵形大筒之内,钵形大筒的梅花状开口朝上。所述钵形中筒的开口与钵形大筒的开口之间形成若干个梅花花瓣形状的出声口。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及优点是:采用喇叭本体、中筒、大筒之间内置互套式安装方法,使得钵形中筒与钵形大筒形成多个均匀的梅花花瓣形状的出声口,从而使该喇叭体积小巧、易于安装;中筒与大筒的开口之间形成多个均匀的出声口,使汽车喇叭声音集中、清晰度高,完全能够满足汽车电子警报器的高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警报器用的梅花式喇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大筒(钵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3可知,本发明应用于汽车上的电子警报器用的梅花式喇叭,包括喇叭本体3、中筒2、大筒1,所述大筒1的外形为钵形,该大筒1开口处为梅花状,大筒底部带有大筒通孔5;所述中筒2的外形也为钵形,中筒底部带有出声通孔8(内凹式)和中筒通孔6(螺纹式);所述喇叭本体3的铝前罩11上带有本体孔槽7;所述喇叭本体3的出声口10对着中筒底部的出声通孔8(通过密封橡皮垫4)而装在钵形中筒2之内,钵形中筒2开口朝上而装在钵形大筒1之内,钵形大筒1的梅花状开口朝上。如图3所示,所述钵形中筒2的开口与钵形大筒1的开口之间形成若干个(可为均匀的四个)梅花花瓣形状的出声口9。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大筒的大筒通孔5、中筒的中筒通孔6、喇叭本体的本体孔槽7在安装时统一由螺丝钉12依次通过而将大筒1、中筒2与喇叭本体3连接起来;在中筒2底部上、并在喇叭本体3的出声口10与中筒底部的出声通孔8之间处装有密封橡皮垫4。
本发明在安装时,将大筒1的开口朝上竖直放置,钵形中筒2的开口朝上放置在大筒1之内,密封橡皮垫4放在中筒2的内凹的出声通孔8上,然后将喇叭本体3的出声口10对齐密封橡皮垫4朝下放置在钵形中筒2之内,再用外六角螺丝钉依次通过大筒1、中筒2的通孔固定至喇叭本体3的铝前罩的本体孔槽7。所述大筒1和中筒2的外形均为匹配的钵形设计,这种内置安装方法,使得中筒与大筒的出口之间装配形成四个均匀的梅花花瓣形状出声口9。当喇叭本体3的出声口发出声音后,通过中筒2的内凹出声通孔8进入大筒2的底部,再经过多个均匀的梅花花瓣形状出声口9而发出声音,从而有效减少喇叭的体积、减少占用空间,并提高了喇叭的发声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宏大警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宏大警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05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习工作坐椅
- 下一篇:基于太阳能的地下停车场照明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