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速电机平滑加载寿命实验自动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6043.0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德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平滑 加载 寿命 实验 自动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寿命实验测试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调负载的双速电机寿命实验自动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厂商为保证产品质量,在电机出厂前必须进行寿命、高温、淋雨、盐雾、行程等若干试验,用来检测电机的各种性能。但是目前我国大多电机企业的电机寿命实验现状是采用分离部件组成实验系统,手工操作、手工记录、人为监控。这样存在的问题有:(1)寿命实验在测电机多,电参数测试仪、电源调压器少,很难对每台电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2)寿命实验电参数测试仪大多无RS232通讯接口,无法实现自动采集;(3)人工巡视、记录有关数据,工作量大,不具备实时性,无法进行正确的数据分析;(4)由于在测寿命实验电机台数较多,电机负载难以符合实际要求,尤其是实现变载运行比较困难。
基于此,如何发明一种可调负载的双速电机寿命实验自动测试系统,实现对双速电机的自动控制,以达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参数调节、负载平滑调节的自动化,是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调负载的双速电机寿命实验自动测试系统,系统可以非常方便实现对双速电机寿命实验的自动控制以及平滑加载,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调负载的双速电机寿命实验测试自动装置,包括双速电机模块、负载模块、控制模块、联轴器模块、水冷模块。在控制模块的作用下系统的负载模块通过联轴器模块对双速电机模块实现自动、平滑加载,模拟双速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寿命试验中双速电机连续不间断运行,负载发热,需要采用水冷模块进行冷却,以保证寿命试验的顺利进行。本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的双速电机寿命实验中采用分离部件进行实验,手工操作、手工记录、人为监控的问题。
所述负载模块具有通信接口,该模块一方面通过联轴器模块和双速电机进行连接;另一方面通过通信接口和控制模块进行通信。该负载模块可以选用磁滞制动器或磁粉制动器,用控制模块中的PLC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4~20MA信号控制负载的大小。磁滞制动器是一种新型的扭矩、张力控制设备,由两大部分组成:转子和定子磁极。转子由特殊的磁滞材料制成,定子磁极中有一定的气隙,转子在气隙中转动。当线圈通电时,气隙中产生磁场,使转子产生磁滞效应。当磁滞转子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磁滞力转动时,产生额定的扭矩。扭矩仅与激磁电流大小有关,控制电流和力矩值的变化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磁滞制动器能提供光滑,无级可调,与转速无关的转矩控制。除了轴承以外,系统内无其它摩擦,稳定可靠,噪音小,使用寿命长,最高转速可达8000rps。
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机监控单元、下位机数据采集单元;上位机监控单元包括:IPC,多串口卡;下位机数据采集单元包括:PLC,触摸屏,电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可以采双速电机寿命试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功率、温度、转速、负载等参数。
再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装置的通信质量,控制模块采用RS485总线网进行信号的通信。控制模块中的电量采集模块组成一个RS485网络,PLC组成一个RS485网络。
又进一步的,所述双速电机模块和负载模块之间设有联轴器模块,联轴器模块采用法兰硬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双速电机模块主要包括洗衣机电机、输送机电机及各类双速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速电机平滑加载寿命实验自动测试系统具有如下功能和优点:
(1)、自动测试
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在系统集成平台上,完成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综合利用;
(2)、自动平滑加载
系统用PLC的模拟量输出模块输出4~20MA信号控制负载的大小,可以根据双速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实现自动平滑加载;
(3)、参数分析处理,实现系统的管理现代化
系统可以对进寿命实验的双速电机的电压,电流,功率,温度,转速,负载进行自动采集并可以实现各类数据的存储、统计、查询、分析,生成表格、曲线以及打印等功能,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4)、装置可维修性和可扩展性好
系统的设备模块化设计,并且管控终端具有硬件故障检测功能,便于设备维修。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软件采用组态化设计,使得系统扩展、升级均不必改变现有设备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6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