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连铸工艺的自动送引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3138.7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2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费纪顺;刘伟忠;李小勇;和刚;雍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张军 |
地址: | 61706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铸工 自动 送引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铸工艺的自动送引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引锭杆定位装置的用于连铸工艺的自动送引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的生产过程中,连铸作业是衔接炼钢和轧钢之间的一项特殊作业,其作用是将钢液转变为固体。通常,连铸设备主要包括钢包、中间包、结晶器、结晶振动器振动装置、二次冷却和铸坯导向装置、拉坯矫直装置、切割装置、出坯装置等。
在连铸作业中,钢包中的钢液经中间包流动至结晶器,在结晶器振动装置的作用下,结晶器中的钢液结晶。首先,引锭杆经过拉矫机组被朝着结晶器输送。引锭杆的引锭头是结晶器的“活底”,当浇注开始前它堵住结晶器下口;浇注开始后,结晶器内的钢液与引锭头凝结在一起;通过拉坯矫直装置的牵引,铸坯随引锭杆连续地从结晶器下口拉出,直到铸坯通过拉坯矫直装置与引锭杆脱钩位置,引锭装置完成任务,铸机进入正常拉坯状态。
在连铸生产线若中采用手动送引锭方式,对生产线的设备损伤性非常大。而在目前的连铸行业中,自动送引锭控制技术又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是设备易损坏且难易维护,信号检测不易安装。按照连铸生产的要求,如要满足自动送引锭的功能,信号距离的同步跟踪必须准确。如果同步信号不准确,拉矫辊跟踪就不能同步启动,达不到自动送引锭的目的。现在连铸生产行业中自动送引锭存在以下问题:
1、如果不采用自动送引锭,对拉矫机的轮缘存在非常大的损伤,而如果拉矫轮缘损伤大,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就可能影响到铸坯质量。
2、目前国内部分连铸行业均采用接近开关以在切前辊处检测同步辊跟踪信号,在流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在中间位置,环境温度和热坯带来的热辐射,对设备损坏严重,可以说基本上满足不了控制要求。
上述问题的存在常常导致连铸行业自动送引锭不能实现。通常来讲,研 究信号检测辊的安装方式,因该安装方式结构复杂,会使得人力和资源浪费严重,最后也达不到控制实现的最佳化。
为了实现连铸自动送引锭控制功能,对生产现场的引锭同步跟踪必须准确定位,信号检测要快速、准确,同时也要考虑到设备维护简单、调试安装、使用维护上机动灵活,同时还应尽量满足设备易维护、不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控制引锭杆位置的用于连铸工艺的自动送引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稳定且不易损坏的用于连铸工艺的自动送引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铸工艺的自动送引锭装置,包括:流道;引锭杆,具有与连铸坯接触的引锭头;引锭杆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引锭杆;流道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引锭杆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并控制拉矫机的拉矫辊的压下、抬起及转动,其中,所述自动送引锭装置还包括:引锭杆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引锭杆上的减速位标志和停止位标志以及用于监测引锭杆是否到达减速位和停止位的测量装置,减速位标志在引锭头和停止位标志之间;数据处理单元,与流道控制单元连接,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引锭杆定位装置测量的结果来控制引锭杆输送机构以调整引锭杆的传送速度,并控制拉矫辊的压下及转动。
减速位标记和停止位标记可以是反光构件,所述测量装置可以是拍摄装置。
所述拍摄装置可以与流道隔开。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可包括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与拍摄装置和流道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拍摄装置拍摄的照片判断减速位标记和停止位标记是否到达相应的预定位置。
引锭杆定位装置可以对多个流道上的引锭杆进行定位,以同时控制多个流道。
数据处理单元和流道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以太网连接。
减速位和停止位相对于拉矫机组可以均位于与结晶器相反的一侧,减速位与拉矫机组的距离大于停止位与拉矫机组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送引锭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引锭杆定位装置为远程控制设备,其几乎不会受到热辐射,因此不易损坏,功能稳定,不易发生故障;(2)通过设定减速位和停止位,能够合理控制引锭杆在不同位置处的运行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铸流控制画面。
图2是流道中具有反光构件的引锭杆的示意图。
图3是控制信号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3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店现代化管理安防监控系统
- 下一篇:医用夹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