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检视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1405.7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8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德荣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2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检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视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管路中包括高压电缆、电话线缆、光缆以及燃气管、油管、水管等各种线路,这样的管路都需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地下检视观察井,供正常的监视和维修;检视井都存在淤积水的问题,而通信、光缆的线路对淤水较为敏感,清除检视井内淤积水已成为工作量大、费用高的棘手问题。现有的方法就是堵、抽,也就是不让管道中的积水进入检视井。由于检视井的技术要求是干燥的环境,即使堵注了管道中的积水,也堵不住雨水,还是会对地下线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检视井下由于通风效果不是很好,时间长后难免空气浑浊,细菌滋生,当维修检视人员下井的时候,不利于其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排除井内积水和能杀菌的新型检视井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检视井结构,包括检视井、井盖,所述检视井底部设有上端与检视井井底平齐,下端延伸至地下水水层的井管,井管内的上部可拆卸连接一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置有过滤物层且底部开有漏水口,所述井管的侧壁上还设有数个通孔,所述井盖的下表面设有由市电供电的紫外灯管。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物层为陶粒滤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井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一表面涂覆有光触媒的框架体且框架体位于紫外灯管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检视井底钻孔埋管,使用任一种钻井机钻一眼小口径井,至地下水的水面,即可将其光缆等管道中淤积的水渗透到地下水平线,随地下水而扩散,可随时有水随时排放,排水效果彻底;一般的地下水位距地面只有二、三米,虽然少数也有深二、三十米的,但其钻井费用不高,一次性投资不大;即使不钻到地下水层,井管侧壁的通孔也可以较快的将水渗入土壤层中;井盖下表面上设置的紫外灯管,或是紫外灯管与涂覆有光触媒的框架体配合作用,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可以间隙性的给紫外灯管通电进行杀菌,或者在需要检视之前进行杀菌,都能够保证在下井的时候对检视或维修人员的身体伤害减小到最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新型检视井结构,包括检视井6、井盖7,所述检视井6底部设有上端与检视井6井底平齐,下端延伸至地下水水层的井管1,井管1内的上部可拆卸连接一过滤盒3,所述井管1采用塑料、不锈钢等材料,直径在50mm-150mm之间,井管1的上端设有外凸的环边,在井管1的上端由井管1的环边支撑再内置过滤盒3,方便拆卸,所述过滤盒3内置有过滤物层5且底部开有漏水口4,所述井管1的侧壁上还设有数个通孔2,井盖7的下表面设有由市电供电的紫外灯管8;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物层5为陶粒滤料层;所述井盖7的下表面还固定连接一表面涂覆有光触媒的框架体9且框架体9位于紫外灯管8的下方,光触媒中的触媒优选为二氧化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德荣,未经罗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1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