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鞋底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9095.5 | 申请日: | 201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2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雄华 |
| 主分类号: | A43B13/12 | 分类号: | A43B13/12;A43B13/18;A43B13/14;A43B1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鞋底。
背景技术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鞋底用料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天然类底料和合成类底料两种。天然类底料包括天然底革、竹、木材等,合成类底料包括橡胶、塑料、橡塑合用材料、再生革、弹性硬纸板等。
但是,现有市场上销售的鞋底存在以下问题:1、在行走时的稳定性不好,容易移位变形,鞋底耐折耐久性不强。2、抗震性能、防水性能以及透气性能不佳,人脚容易产生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鞋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鞋底在行走时的稳定性不好,容易移位变形,鞋底耐折耐久性不强;(2)现有鞋底在抗震性能、防水性能以及透气性能不佳,人脚容易产生不适感。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多功能鞋底,所述多功能鞋底从下至上依次为大底(1)、中底(2)、防水棉(3)以及透明塑胶垫(4),所述大底(1)与所述中底(2)通过凹凸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大底(1)上设有多个凹部(11),所述中底(2)上设有多个凸部(21),所述多个凹部(11)与所述多个凸部(21)相结合。
进一步,所述多个凹部(11)与所述多个凸部(21)的材质为高弹力的橡胶。
进一步,所述大底(1)、所述中底(2)、防水棉(3)以及透明塑胶垫(4)上都开有透气孔。
进一步,大底透气孔(12)设置在所述凹部(11)中。
进一步,中底透气孔(11)设置在所述凸部(21)中。
该多功能鞋底与普通鞋底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于大底与中底通过凹凸部件固定连接,凹凸结构连接使得鞋底在行走过程时更加具有稳定性,且不易移位变形,还可以增强了鞋底的耐折耐久性。
(2)本实用新型由于大底与中底之间形成的凹凸结合部采用了高弹力的橡胶成分,加上凹凸结合部受压时产生的压强弹力,使得鞋底还具备了弹力抗震功能。
(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大底与中底采用凹凸部件连接方式以及在各层上开有透气孔的结构,使得整个鞋底在踩脚时空气水分可以向下排出,在抬脚时新鲜空气吸入可以吸入,因而鞋底具有了防水呼吸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鞋底的大底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鞋底的中底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鞋底的防水棉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鞋底的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大底;11-凹部;12-大底透气孔;2-中底;21-凸部;22-中底透气孔;3-防水棉;31-防水棉透气孔;4-透明塑胶垫;5-鞋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大底1上设有多个凹部11,大底透气孔12设置在凹部11中。多个凹部11的材质为高弹力的橡胶。
如图3和图4所示,中底2上设有多个凸部21,中底2上多个凹部11与大底1上多个凸部21相结合。中底透气孔11设置在凸部21中。
如图5和图6所示,防水棉3上都开有防水棉透气孔31。
如图7所示,一种多功能鞋底,多功能鞋底从下至上依次为大底1、中底2、防水棉3以及透明塑胶垫4。此外,在透明塑胶垫4上还可以铺上鞋垫5。
该多功能鞋底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穿鞋人自身体重压强,给大底的多个凹部11与中底的多个凸部21结合形成的凹凸结合部施加压力时,加大凹凸结合部的压力强度,然后使一股空气从大底透气孔12中挤压出已留在凹凸结合部里的水分,另一股空气和水分从凹凸结合部向中底透气孔22充分施压,空气穿过防水棉3分离水分后,空气透过防水棉进入透明塑胶垫4的透气孔进入鞋内空间,使鞋内原有气体顺利排出脚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雄华,未经吴雄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9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桌热菜器
- 下一篇:一种创面伤口治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