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煤粉气化装置灰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0052.0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8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荣;程腊春;褚士军;夏吴;王庆芬;张宗飞;邹俊峰;徐才福;吴作庆;闵志坚;陈风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01D50/00;B01D5/00;C02F1/06;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浩君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2142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煤粉 气化 装置 水处理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煤粉气化装置灰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闪蒸减湿联合装置处理干煤粉气化装置灰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煤的气化进而获得清洁燃料或其它初级化工产品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气化炉产生的含固废水需要进行热量回收,除去酸性气体、固体杂质等后循环利用。
国内目前采用的灰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中国专利CN1104991A公开的一种通过两级或三级闪蒸和闪蒸汽与循环灰水间接换热的黑水热回收方法,另一类是中国专利CN2474538Y公开的一种通过将蒸发、排渣、净化水直接加热多过程合为一体的热水塔来回收含渣废水热量的方法。
后者采用的热水塔通过改进,使含渣废水在蒸发段减压蒸发,蒸汽经过分布装置后与净化水在热水段直接换热,一个塔内同时实现了含渣废水的降温和净化水的升温,有效提高了含渣废水的热回收效率;同时消除了间接换热器内净化水造成的结垢。
由于干煤粉气化技术所采用的煤灰含量通常较高,气化炉飞灰量相对较多,且采用激冷+湿法洗涤流程后,灰水中灰分含量较高,不仅如此,采用干煤粉气化技术所产生的固体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与目前国内采用水煤浆气化装置产生的灰渣特性也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灰分颗粒直径小,含碳量低等特性上,若要使这些灰分得到充分脱除,势必造成处理水量较大,是其它种类气化装置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使用中国专利CN1104991A公开的一种通过两级或三级闪蒸和闪蒸汽与 循环灰水间接换热的热回收方法来处理干煤粉气化工艺的黑水,大量细小的飞灰易带出,掺杂于水中经过间接换热器,不但易发生结垢,造成换热效率下降,导致闪蒸压力难以控制,而且细灰随黑水不断磨蚀换热器的内部构件,给换热器的寿命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闪蒸器底部出料有堵塞的潜在威胁。经实践表明,许多工厂采用这类技术的灰水处理系统均出现过故障,出水经常浑浊发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灰水循环回用量减少,新鲜水补充量提高,废水处理系统负荷大增。
若采用另一类中国专利CN2474538Y公开的一种通过将蒸发、排渣、净化水直接加热多过程合为一体的热水塔,如前所述,由于需处理的水量特别大,若该设备用于此类上行发气的干煤粉气化装置含固废水的处理,将造成设备外型巨大,加工、操作及维修较困难;同时由于将蒸发和换热系统等关键部件全部集中于热水塔内,一旦设备某一处出现故障,整个热水塔都要停车检修,给生产线的运行带来不稳定性,这将造成煤气化装置所产含固废水因得不到及时处理而严重影响工业生产。
综上所述,若采用现有类似的干粉气化或水煤浆灰水处理技术与装置,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在生产过程中有影响主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的不确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干煤粉气化装置灰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该方法为改变了目前国内在用灰水处理技术状况,解决干煤粉气化装置中灰水循环回用对气化炉、洗涤塔正常运行的影响和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处理干煤粉气化技术所产大量的含灰水,提供了一种高效、先进、通用的灰水处理工艺方法,采用闪蒸减湿联合装置,同时在减湿器前增设文丘里管,这样经文丘里管的循环水可 使闪蒸汽内所含固体在减湿器内发生团聚而沉降分离,使减湿器顶部所产的蒸汽更清洁,进而可有效减缓下游除氧器的堵塞现象;所增设的加湿器可使闪蒸汽与循环水充分接触直至平衡,最大程度降低闪蒸气中含水蒸汽的量,从而可达到减少下游水冷器冷却水量的目的。该发明可用于处理干煤粉气化技术所产大量的含固废水,可达到除灰效率高、最大程度回收废水中的热量和延长设备寿命等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荣盛达环保有限公司;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0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