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封电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0040.8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6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涵;杨益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博涵 |
主分类号: | H02G15/013 | 分类号: | 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封 电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安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油田、煤矿、可燃及有害气体等场所的移动防爆安全空间与其外围设备电缆穿越的水封电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探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有天然气或有毒气体溢出。为保证作业安全,现场的各种检测仪器均采用撬装仪器房统一安装。多数情况下,这些复杂的仪器设备并不防爆,而是采用对整体撬装仪器房进行防爆处理。通常采用正压防爆的方法,即工作室内部空气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至少不可小于50Pa)。由于仪器所用电缆类型多样,粗细不等,穿越电缆之处不具备密封性,当室内外压差为50Pa时,外管水面高出5mm,会出现空气渗漏,导致密封不可靠。本行业亟待彻底解决电缆从正压防爆仪器房穿出,导致该电缆出口的密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封电缆装置,可以满足油田、煤矿、可燃及有害气体等场所移动防爆安全空间与其外围设备的电缆快速可靠穿越,彻底解决了穿越电缆之处不具备密封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封电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金属墙板、室内储水管、室外储水管和开口式支撑环,所述与工作室墙板焊接密封的金属墙板两侧分别固接室内储水管和室外储水管,所述室内储水管和室外储水管形状均为S形,其尾端对接相连后构成U形,相通的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内腔注入水构成水密封。
所述金属墙板两侧固接有互通的金属接口套筒,所述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的尾端分别与金属接口套筒插接,插接后的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外表面设有紧固喉箍。
所述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中上部侧壁分别固接有挂耳,所述挂耳挂在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中上部的开口式支撑环上,所述支撑环的两个开口分别与金属墙板中上部两侧固接的固定插扣插接。
所述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顶端开口处设有扎紧绳。
有益效果:依靠U型管原理用水这种软物质来密封电缆,从而实现正压工作室,阻止危险气体进入室内,防止人员中毒和天然气爆炸。经多次实验,当室内外压差为50Pa时,外管水面高出5mm,实际观察了7天,无空气渗漏,密封可靠,证实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正压工作室示意图。
图中:1、金属墙板,2-1、室内储水管,2-2、室外储水管,3、开口式支撑环,4、紧固喉箍,5、金属接口套筒,6、挂耳,7、电缆,8、固定插扣,9、扎紧绳,10、电缆入口,11、正压工作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水封电缆装置,包括金属墙板1、室内储水管2-1、室外储水管2-2和开口式支撑环3,所述与工作室墙板焊接密封的金属墙板两侧分别固接室内储水管和室外储水管,所述室内储水管和室外储水管形状均为S形,其尾端对接相连后构成U形,相通的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内腔注入水构成水密封。所述金属墙板两侧固接有互通的金属接口套筒5,所述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的尾端分别与金属接口套筒插接,插接后的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外表面设有紧固喉箍4。所述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中上部侧壁分别固接有挂耳6,所述挂耳挂在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中上部的开口式支撑环3上,所述支撑环的两个开口分别与金属墙板中上部两侧固接的固定插扣8插接。所述室内储水管及室外储水管顶端开口处设有扎紧绳9。
金属墙板四周与工作室墙板焊接密封;储水管组成U型管内注入水,隔挡空气,起到水密封作用。储水管是一种透明可视软管,用来目测水面和水量,检测密封状况;开口式支撑环作用是使两个储水管上翘约90度角,形成U字型。紧固喉箍是一种卡子,起到进一步固定和密封作用;储水管套在金属接口套筒上,金属接口套筒加工成一定坡度并预留凹槽,更好地与储水管密封。
实施方式
1、把此装置放入正压工作室11的电缆入口10处,对金属墙板与工作室之间进行焊接;
2、除了开口式支撑环先不安装外,其余部件都安装完毕;
3、直线穿电缆7;
4、安装开口式支撑环,使内外储水管上翘约90度角;
5、往储水管内注水;
6、对出水管用扎紧绳进行简易封口,至此完成了实施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博涵,未经杨博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0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频器进出线孔
- 下一篇:一种隔离开关触头新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