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电源驱动电路的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8627.5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志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642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 电源 驱动 电路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C电源驱动电路的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源都要求环保,如美国的80Plus网站,其中要求电源分白金、金、银、铜牌四个效率等级。80Plus是美国Ecos和EPRI两个组织倡导的节能标准,要求桌上型电脑及服务器的电源转换效率在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20%、50%、100%的情况下均不低于80%,且满载时功率因数不低于0.9。通过80Plus机构测试认证的电源可以打上80Plus标志进行销售,标志其产品比普通电源具备更高的转换效率,具有80Plus标志的产品具有显著的市场优势。80Plus的标准已经被能源之星4.0环保标准接纳成为其中的强制要求之一。为了符合电源效率等级的要求,提高电源的效率甚为必要。
PC电源是将交流电能量转换成直流电能量并给主机配件供电的设备。具体地说,电源将一路220V(或110V等)、50Hz(或60Hz)交流电转换为+12V、+5V、+3.3V以及-12V、+5VSB1多路直流,输出给配件。这个能量转换的过程存在损耗,衡量损耗的一个指标就是转换效率。转换效率是电源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或者具体地讲,是各组直流输出功率之和与输入有功功率的比值。理想状况下电源可以将全部的交流电能量转化为直流输出而不存在耗散,然而实际上开关电源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损耗,因而转换效率便成为了衡量开关电源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在100W以上的电源当中,PC电源常用的设计方式有顺向式驱动和反向式驱动,而且是分开工作的,转换效率较低。因为转换效率的不理想,用户使用电脑时要多付出无谓的电费。因此,提高电源的转换效率非常必要。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PC电源驱动电路的切换电路,使得PC电源能提高转换效率,节约能源,为用户节省电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PC电源驱动电路的切换电路,该PC电源驱动电路的切换电路能使得使用它的PC电源提高转换效率,节约能源,为用户节省电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PC电源驱动电路的切换电路,包括反向式驱动电路、顺向
式驱动电路和电压输出电路,所述反向式驱动电路包括预备电压输入端+5VSB1、电阻R118、电阻R121、电阻R129、电阻R130、电阻R131、电容C64、电容C75、电容C82、电容C83、MOSFET管Q38和双电压比较器第一部分IC9-1;
所述顺向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12V、第二电源输入端+5V、微机开机自启动信号端PG、电阻R122、电阻R126、电阻R127、电阻R128、电容C68、电容C80、电容C86、MOSFET管Q37、稳压二极管IC12和双电压比较器第二部分IC9-2;
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61、电容C69和电压输出端+5VSB2;
所述预备电压输入端+5VSB1与所述R129一端、R118一端、电容C75一端和MOSFET管Q38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129另一端与所述双电压比较器第一部分IC9-1的第2管脚、电容C82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2另一端与所述双电压比较器第一部分IC9-1的第3管脚、双电压比较器第二部分IC9-2的第7管脚电连接,所述双电压比较器第一部分IC9-1的第8管脚与所述电阻R130一端、电容C83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30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31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3另一端和所述双电压比较器第一部分IC9-1的第4管脚均与电源地电连接,所述双电压比较器第一部分IC9-1的第1管脚与所述电阻R118另一端、电容C75另一端、R131另一端、MOSFET管Q38的栅极、电阻R121一端,电容C64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21和所述电容C64另一端均与电源地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志,未经张宏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容易套入的折叠式果实袋
- 下一篇:集温储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