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骨密度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7695.X | 申请日: | 201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吕尤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8/08 | 分类号: | A61B8/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密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密度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骨密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定量超声技术在骨质疏松症检测方面的研究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在临床上可以预测骨折发生,具有无创、便携、适用人群广、可重复性好等优点。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超声横向传播技术,横向传播技术使用两个压电换能器,这两个压电换能器的一个作为发射器,另一个作为接收器,放在被测骨部位的两侧进行测量。超声在骨两侧传播时一部分沿骨质层传播,该部分超声波传播的路程将大于骨两侧超声探头间距离,由该超声波传播模式推导出的传播速度偏小;而另一部分经过骨髓腔传播,但由于在这条路径上传播的介质不同,超声速度不均匀,同时具有强烈的频散特性,由此推算的传播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延迟时间的取值方一式,而且,计算超声传播速度与衰减系数是假设骨厚度已知或者骨上软组织厚度带来的影响忽略,这种假设带来了粗糙的测量结果,限制了传播速度与衰减系数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量准确,降低误差的新型骨密度检测装置,由仪器外壳(1)、底座(2)、基座(3)、发射探头(4)、接收探头(5)、手臂测量槽(6)、弹簧组(7)、防震垫(8)、隔板(9)、探头固定板(10)、电机(11)、电机基座(12)、联动杆(13)、丝杠(14)、进臂口(15)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骨密度检测装置的仪器外壳(1)与底座(2)相连,弹簧组(7)一端连接在外壳(1)上,弹簧组(7)另一端与防震垫(8)相连,防震垫(8)的上部空间形成手臂测量槽(6),进臂口(15)开设在仪器外壳(1)上,在防震垫(8)的相对侧设置有发射探头(4)、接收探头(5)、隔板(9)和探头固定板(10),隔板(9)和探头固定板(10)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底座(2)上,电机(11)固定在电机基座(12)上,丝杠(14)穿过联动杆(13)上的小孔与基座(3)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向超声发射技术,收发过程完全对称,剔除了骨上软组织厚度带来的测量误差。两个发射探头位置固定,接收探头位于两个发射探头之间,超声波传播距离为一定值,测量距离精确。手臂测量槽采用仲缩性的弹簧调节大小,适宜不同尺度的手臂,测量人群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具有一仪器外壳(1),仪器外壳(1)与底座(2)连接,防震垫(8)和仪器外壳(1)用具有伸缩功能的弹簧组(7)连接在一起。防震垫(8)的上部空间形成手臂测量槽(6),手臂测量槽(6)具有较大的开口空间,以容纳被测手臂放进手臂测量槽(6)内。在防震垫(8)的相对侧,设置发射探头(4)、接收探头(5),隔板(9)和探头固定板(10)隔板(9)和探头固定板(10)的两端固定连接,隔板(9)上左右对称开有两个圆孔。两圆孔之间有一凹槽,两孔间距离与两发射探头(4)之间的距离相等。两发射探头(4)结构相同,彼此左右相对安装,发射探头(4)内有一层与皮肤属性相同的球面物质,与被测手臂充分接触时易于收发超声波信号,又起到保护被测手臂且不被发射探头(4)的探针刺伤的作用。接收探头(5)位于发射探头(4)之间,发射探头(4)嵌入在探头固定孔和隔板孔中,在探头固定孔处用螺钉将发射探头(4)和探头固定板(10)固定连接在一起,接收探头(5)嵌套在隔板槽和探头固定槽中,并可在其中移动,接收探头(5)的底端连接螺母付。电机主体部分用螺钉固定在电机基座(12)上,电机基座(12)固定在底座上。丝杠(14)一端连接基座(3),嵌入基座(3)上的基座孔中,丝杠(14)上中间部分是丝杠主体,在丝杠主体上套有螺母付;丝杠另一端是空心管状结构,电机的转轴嵌入丝杠的另一端,并用螺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开发区圣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取式冲牙龙头
- 下一篇:控制前后轮刹车的刹车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