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菜油熟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7530.2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康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菜油 熟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菜油熟化装置,属于菜籽油加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从有了菜籽以来,加工技术的不断改变,从原始的木榨、机榨、再到规模化加工,所加工出来菜籽油都是生油,要把生油炼成熟油需要大量的燃料,如煤、气、电能源消耗大;要将生油炼成熟油炒菜必须将油温升至300度左右才能去除菜油的生味,否则炒出的菜就有生油味将无法食用,这样一来炼油很耗时;家庭炼油,油温不好掌控,炼不熟的有生油味、炼过火容易发生燃烧甚至灼伤人,由于不好掌控油温,炒制食物时油温过高将会破坏食物里大量的营养成分;另在菜油制熟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油烟,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菜油熟化装置。
菜油熟化装置,主要包括熟化器、干燥除臭器和冷却器三大部分,其中热化器由熟化器外桶、熟化器内桶、生油进口、电极板和熟化器蒸气进口组成;干燥除臭器由干燥除臭器外桶、干燥除臭器内桶、真空泵、干燥格和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组成;冷却器由冷却池、进水口、热油出口和散热片组成;所述熟化器和干燥除臭器之间由第一油管相连,第一油管上设有第一油泵;所述干燥除臭器和冷却器之间由第二油管相连,第二油管上设有第二油泵;所述熟化器外桶顶部设有生油进口,所述熟化器内桶内设有电极板,熟化器内桶底部设有熟化器蒸气进口;所述干燥除臭器外桶顶部设有真空泵,干燥除臭器内桶内设有干燥格,其内中空,其一端密闭,另一端口为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所述冷却池一侧上方设有进水口,下方设有熟油出口,冷却池内设有散热片。
所述电极板为三个以上。
所述干燥格为三个以上。
所述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为三个以上。
所述干燥格和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数量相同。
所述散热片为三片以上。
所述散热片材质为铜。
所述散热片材质为不锈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加工成本低,省电(50度电/吨油),省煤(20公斤/吨油),真正做到低能耗、低碳、减排放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菜油能低温炒制,省时、省燃料、无油烟、保营养、方便、卫生,还保留了菜籽油的香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菜油熟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熟化器、2-干燥除臭器、3-冷却器、4-熟化器外桶、5-熟化器内桶、6-生油进口、7-电极板、8-熟化器蒸气进口、9-干燥除臭器外桶、10-干燥除臭器内桶、11-真空泵、12-干燥格、13-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14-冷却池、15-进水口、16-熟油出口、17-散热片、18-第一油管、19-第一油泵、20-第二油管、21-第二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菜油熟化装置,主要包括熟化器1、干燥除臭器2和冷却器3三大部分,其中热化器1由熟化器外桶4、熟化器内桶5、生油进口6、电极板7和熟化器蒸气进口8组成;干燥除臭器2由干燥除臭器外桶9、干燥除臭器内桶10、真空泵11、干燥格12和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13组成;冷却器3由冷却池14、进水口15、热油出口16和散热片17组成;所述熟化器1和干燥除臭器2之间由第一油管18相连,第一油管18上设有第一油泵19;所述干燥除臭器2和冷却器3之间由第二油管20相连,第二油管20上设有第二油泵21;所述熟化器外桶4顶部设有生油进口6,所述熟化器内桶5内设有电极板7,熟化器内桶5底部设有熟化器蒸气进口8;所述干燥除臭器外桶9顶部设有真空泵11,干燥除臭器内桶10内设有干燥格12,其内中空,其一端密闭,另一端口为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13;所述冷却池14一侧上方设有进水口15,下方设有熟油出口16,冷却池14内设有散热片17。
所述电极板7为三个以上。
所述干燥格12为三个以上。
所述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13为三个以上。
所述干燥格12和干燥除臭器蒸气进口13数量相同。
所述散热片17为三片以上。
所述散热片17材质为铜。
所述散热片17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是用电极板7在30秒钟的时间将菜油加热到200度-250度,用水蒸气吸除菜油的生味及油臭、用蒸气干燥油里的水份,再用真空抽出剩余生味,通过水冷将油温降至常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康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遵义康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