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EOC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6111.7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1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生;李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02 | 分类号: | H04B3/02;H04L12/2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eoc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将以太网数据信号在同轴电缆中传输的EOC终端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三网融合技术的大力推进,广电作为广播电视的主体在三网融合中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即用带宽很高的同轴网络)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业务、互动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多媒体通信业务、话音业务等多种业务。伴随着广电双向网络改造的迅猛发展,EOC作为广电网络改造主流技术之一使用日趋广泛。EOC是英文Ethernet over Coax的简称,即在同轴电缆中进行以太网数据信号的传输,主流就是将以太网信号经过调制后在同轴电缆中进行数据传输,其频率不占用有线电视的频段,与有线电视的频率共存。现有的EOC根据数据信号是否调制分为两种:基带EOC和调制EOC。目前国内运营商采用的基本都是调制EOC。调制EOC又可分为高频调制和低频调制。高频调制是将以太网信号经调制后调制到频率960-1060MHz,然后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在同轴电缆中进行混合传输。低频调制是将以太网信号调制到60MHz以下,再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在终端都经过解调后,还原以太网信号。目前,广电总局普遍使用的是低频调制EOC。
目前的EOC终端只能完成同轴RF信号到以太网数据信号转换,利用广电同轴网络解决了最后一百米的网络传输问题,功能单一。由于EOC终端上只配置有多个RJ45网络接口,因此只能连接网线实现上网,通过网线外接VoIP网络电话才能实现语音通话。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EOC终端一般都是放置在用户的客厅里,连接电视机,以播放有线电视信号。而用户家中的电脑、VoIP网络电话等网络设备则通常放置在书房或者卧室里,因此需要布设很长的网线才能实现EOC终端与用户网络设备的连接,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而且,由于现有的EOC终端没有POTS接口,因此无法与普通话机相连接,完成语音通话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EOC终端功能单一,需要使用网线连接网络设备,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EOC终端产品,实现了网络数据的无线通信功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多功能EOC终端,包括双工器、EOC控制器和无线路由网络芯片;其中,所述双工器连接同轴线缆,接收有线电视和网络数据的混合信号,并分离出其中的网络数据信号传输至EOC控制器;所述EOC控制器对网络数据信号进行解调后,传输至无线路由网络芯片转换成无线数据信号,通过天线发射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路由网络芯片通过功率放大器连接所述的天线,对转换生成的无线数据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再行发射。
为了满足网络设备的有线连接要求,所述无线路由网络芯片还同时与多个网口相连接,以便通过网线与不同的网络设备连接通信。
又进一步的,所述双工器将分离出的网络数据信号通过模拟前端电路进行前置处理后,再传输至所述的EOC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EOC控制器优选通过其媒体独立接口与无线路由网络芯片连接通信。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EOC终端进一步具备VoIP语音通话的功能,在所述EOC终端中还设置有语音编解码用户线路接口芯片,通过POTS接口外接普通话机,接收语音信号并进行编码后,输出至所述的无线路由网络芯片,以转换成IP数据包,在VoIP网络中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语音编解码用户线路接口芯片连接一DC-DC变换器,控制DC-DC变换器输出不同幅值的电压,经由POTS接口输出至外接的普通话机。
优选的,所述语音编解码用户线路接口芯片通过其PWM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DC-DC变换器,对DC-DC变换器输出的电压幅值进行控制。
再进一步的,所述语音编解码用户线路接口芯片通过前端电路进行驱动及二/四线变换,进而经短路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的POTS接口。
优选的,所述语音编解码用户线路接口芯片分别通过PCM接口和SPI接口连接无线路由网络芯片,通过PCM接口传输语音数据,通过SPI接口传输控制命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6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网链路冗余控制系统
- 下一篇:通用按键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