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钞机的机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5960.0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科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M7/06 | 分类号: | G06M7/06;G06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闵磊;乔建聪 |
地址: | 5113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钞机 机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融行业中使用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点钞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点钞机的机芯装置。
【背景技术】
点钞机是金融行业比如银行系统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代替人工采用自动方式精确统计纸币数量和鉴别纸币真伪。点钞机的机芯装置通常包括由捻钞部分、出钞部分、接钞部分、机架部分及电机。
参考图1,现有的一种点钞机的机芯装置采用了两个各自独立的电机,即:主电机和叶轮电机,主电机251装配在机芯后部,而叶轮电机311则装配在机芯前部。主电机251上装配有皮带轮241,通过皮带261而分别与进钞皮带轮271及出钞皮带轮281相连接,从而可以将主电机251的动力通过减速后传递给进钞皮带轮271及出钞皮带轮281,最终驱动皮带轮217及281转动。叶轮电机311用于对叶轮291、301提供动力输出,从而可以驱动相应的叶轮旋转。
毫无疑问,在点钞机的机芯装置内安装两个独立电机必然增加了点钞机的制造成本。而且,采用两个电机容易导致出现机械故障,比如在主电机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叶轮的转速和出钞皮带轮之间的转速将会不匹配,从而出现钞票无法正确穿插在叶轮的叶片中的现象,产生钞票撞击叶片的噪音,严重时导致飞钞的现象。此外,采用两个电机导致最终成品的体积庞大,从而与小型化的市场需求相互矛盾,导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并且体积较大的产品也不便于携带和运输。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机芯装置相对于上述双电机结构的机芯装置有所改进。具体地,在这种改进的点钞机的机芯装置中,仅仅采用了一个电机,即主电机,其通过皮带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到叶轮轴上,从而带动叶轮旋转。然而,由于在这种单电机结构的机芯装置中,传动链较长,且皮带本身存在弹性滑移现象,因此导致叶轮转动不稳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点钞机的机芯装置,以便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故障率低并且成本低廉的点钞机的机芯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点钞机的机芯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的一端并且通过皮带而被所述电机驱动的进钞皮带轮及出钞皮带轮,并且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机的另一端并且通过齿轮减速装置被所述电机驱动的叶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
直流电机的高转速分别通过齿轮、皮带轮减速变为低转速,明显可以提高电机的输出动力,达到采用小电机也可以满足点钞机的使用要求的目的;同时,采用一个电机的两端均输出动力的结构,可以保证电机主传动转速和叶轮转速始终匹配,杜绝了传统机器在主传动动力不足时,钞票出钞线速度与叶轮线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避免了钞票与叶片撞击发出噪音,严重时出现钞票飞出的不良现象,从而减小了故障率;此外,采用一个电机大大减小了整个产品的体积,从而有效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产品体积的减小提高了产品的便携性,进而可以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的点钞机的机芯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点钞机的机芯装置的结构图;
图3以部视图的方式展示了图2所示点钞机的电机传动部分的结构图;
图4展示了图3所示点钞机的机芯装置的电机传动部分的结构爆炸图;
图5展示了图3所示点钞机的机芯装置的主要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2-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点钞机的机芯装置100包括机架102、安装在机架102上比如安装在机架102中下部的电机2、安装在机架102上的一端并且通过皮带而同时被所述电机2驱动的进钞皮带轮22及出钞皮带轮23及安装在所述电机2的另一端并且通过齿轮减速装置被所述电机2驱动的叶轮7。
所述电机2安装在机架102的中下部位置,所述电机2的一端固定有电机皮带轮1。所述电机皮带轮1、进钞皮带轮22及出钞皮带轮23上装配有皮带21。当所述电机2转动时,通过所述皮带21,可以驱动所述进钞皮带轮22及出钞皮带轮23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科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科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钥匙在线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RFID读写器芯片的移动电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