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通缝异型砖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5425.5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年;徐清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占年;徐清学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2/08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刘清莲 |
地址: | 570311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通缝 异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通缝异型砖。
背景技术
砖是砌筑墙体不可缺少的材料,可用多种原材料及配比,通过烧制、振动、挤压、蒸养等方法制成。普通砖一般都为长方形的六面体,六面体的各个面均为平面,同一类砖尺寸、形状一致,在砌筑墙体时,纵横交错使用,俗称“丁”或“条”,沿墙的长度使用的砖称“条”砖,沿墙的厚度使用的砖称“丁”砖,由于普通实芯砖的六个面均为平面,所以在砖与砖之间就产生了水平或垂直通缝,人工砌筑时,在砖与砖之间的砂浆填充不十分饱满或因砂浆搅拌不均匀的情况下,下雨时墙体就会产生渗漏,这种现象在房屋的建设和使用中大量存在,尤其是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地区,此现象更为明显,另外,由于砖与砖之间没有咬合力,在遇到一些小的振动或房屋在使用中的正常变形时,墙体容易开裂。墙体的渗漏和开裂现象对混合结构的房屋结构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框架结构的房屋一般情况下对结构安全影响不大,但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通缝异型砖。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丁”砖和“条”砖。
所述“条”砖在砖体的水平方向上设有水平凸榫和水平凹槽。
所述“丁”砖在砖体的水平方向上设有水平凸榫和水平凹槽,在砖体的纵向上设有纵向凸榫和纵向凹槽。
所述“丁”砖为双向凹凸,“条”砖为单向凹凸,所述的水平凸榫的高度和水平凹槽的深度相同,所述的水平凸榫的高度和水平凹槽的深度为砖厚度的1/3,所述的水平凸榫和水平凹槽同为梯形截面,其坡度为60°双向对称。
所述的“丁”砖的水平凸榫截面的上部宽度为砖长度的1/15.5~1/16.5,截面下部宽度为砖长度12的1/6~1/6.5,“丁”砖的水平凹槽截面的上部宽度为砖长度12的1/9~1/11,水平凹槽的下部宽度为砖长度12的1/5~1/5.5。
沿砖宽度方向的水平凸榫和水平凹槽顺砖厚设置,在沿砖长度的中心对称位置,沿砖厚度方向的水平凸榫和水平凹槽顺砖宽设置,在沿砖长的两边,距离端部的尺寸与“条”砖的尺寸相等。
“条”砖的水平凸榫和水平凹槽沿砖厚度顺砖长设置,在砖宽度的中心对称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以常规的方法砌筑墙体时,“丁”砖和“条”砖相互咬合,形成均匀的灰缝,无垂直通缝和无水平通缝;增加了砖之间的咬合力,不会出现普通实心砖砌筑时形成的垂直通缝和水平通缝,提高了墙体的抗渗和抗裂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丁”砖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丁”砖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条”砖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条”砖立面图。
图中:1.水平凸榫,2.水平凹槽,3.砖体,4.纵向凸榫,5.纵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丁”砖和“条”砖。
所述“条”砖在砖体3的水平方向上设有水平凸榫1和水平凹槽2。
所述“丁”砖在砖体3的水平方向上设有水平凸榫1和水平凹槽2,在砖体3的纵向上设有纵向凸榫4和纵向凹槽5。
所述“丁”砖为双向凹凸,“条”砖为单向凹凸,所述的水平凸榫1的高度和水平凹槽2的深度相同,所述的水平凸榫1的高度和水平凹槽2的深度为砖厚度的1/3,所述的水平凸榫1和水平凹槽2同为梯形截面,其坡度为60°双向对称。
所述的“丁”砖的水平凸榫截面的上部宽度为砖长度的1/15.5~1/16.5,截面下部宽度为砖长度12的1/6~1/6.5,“丁”砖的水平凹槽截面的上部宽度为砖长度12的1/9~1/11,水平凹槽的下部宽度为砖长度12的1/5~1/5.5。
沿砖宽度方向的水平凸榫1和水平凹槽2顺砖厚设置,在沿砖长度的中心对称位置,沿砖厚度方向的水平凸榫1和水平凹槽2顺砖宽设置,在沿砖长的两边,距离端部的尺寸与“条”砖的尺寸相等。
“条”砖的水平凸榫1和水平凹槽2沿砖厚度顺砖长设置,在砖宽度的中心对称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占年;徐清学,未经孙占年;徐清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