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用除酸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9541.0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焕祥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化成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工艺领域,特指一种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用除酸雾装置。
【技术背景】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通常采用开口式化成工艺。所谓开口式化成,就是在化成、充放电过程中,不使用安全阀,将排气口敞开,等化成充电结束后再盖上安全阀或排气栓。电池化成充电过程中伴随着水的分解形成酸雾,污染环境。这就需要车间安装庞大的除酸雾设备。除酸雾设备占据场地,消费电力,增加投资,也面临需要妥善处理收集的酸雾,防止二次污染环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或减少酸雾逸出的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用除酸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用除酸雾装置,包括壶身、形成于壶身尾部的壶嘴以及安装在壶身顶端的压紧帽,所述壶身的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固定有密封胶圈、过滤片,所述压紧帽通过螺纹连接在壶身的顶端将密封圈、过滤片固定在壶身的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过滤片分为第一过滤片以及第二过滤片,所述第一过滤片以及第二过滤片层叠安装固定在壶身的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壶嘴上还套置有一塑胶连接嘴。
优选地,所述压紧帽的顶部端面形成有酸雾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壶身为ABS塑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片以及第二过滤片为聚丙烯滤酸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壶身的腔体内配置有双层酸雾过滤片,过滤片下端套装有密封垫圈,过滤片上部配置有压紧帽,压紧帽的端面具有酸雾排气孔,压紧帽通过螺纹连接在壶身的顶端将密封圈、过滤片固定在壶身的腔体内,由于壶身的腔体内设置有双层酸雾过滤片,有效地过滤了蓄电池排出的酸雾,使得壶身顶端的压紧帽释放出清洁的空气。本装置的作用在于减少投资,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类型的铅酸蓄电池(如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和牵引车等动力用铅酸蓄电池)在化成充电中的使用,其结构简单、互换性强、成本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除酸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详细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用除酸雾装置,包括壶身1、形成于壶身1尾部的壶嘴12以及安装在壶身1顶端的压紧帽5,所述壶身的腔体11内从下至上依次安装固定有密封胶圈2、第一过滤片3、第二过滤片4,所述压紧帽5通过螺纹连接在壶身1的顶端将密封圈2、第一过滤片3、第二过滤片4固定在壶身的腔体11内。
本实用新型的壶嘴12上还套置有一塑胶连接嘴6;所述压紧帽5的顶部端面形成有酸雾排气孔50;本实用新型的壶身可选用ABS塑料制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片3以及第二过滤片4为聚丙烯滤酸片。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第二过滤片4与压紧帽5之间再配置一密封圈(未图示),以此来进一步改善气密的作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壶身的腔体11内配置有酸雾第一过滤片3、第二过滤片4,第一过滤片3下端套装有密封垫圈2,第二过滤片4上部配置有压紧帽5,压紧帽5的端面具有酸雾排气孔50,压紧帽5通过螺纹连接在壶身1的顶端将密封圈2、第一过滤片3、第二过滤片4固定在壶身的腔体11内,由于壶身的腔体11内设置有双层过滤片,有效地过滤了蓄电池排出的酸雾,使得壶身顶端的压紧帽5透过酸雾排气孔50释放出清洁的空气。本装置的作用在于减少投资,改善环境,减少污染。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类型的铅酸蓄电池(如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和牵引车等动力用铅酸蓄电池)在化成充电中的使用,其结构简单、互换性强、成本低、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范畴内,熟知此技术的人员所做的任何简单的修饰与变形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焕祥,未经王焕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9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