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手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8908.7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诚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手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释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手腕带。
背景技术
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很多,如接触、磨擦、冲流等等,其产生的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电荷-转移-偶电层形成-电荷分离。
静电放电引起的元器件击穿损害是电子工业最普遍、最严重的静电危害,它分硬击穿和软击穿。硬击穿是一次性造成元器件介质击穿、烧毁或永久性失效;软击穿则是造成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指标下降。因此,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元器件、组件成品经常与设备工具等发生接触、分离、磨擦而产生静电,必须使用防静电坐垫、周转小车、维修包、工具、工作椅(凳)等,并通过适当的接地,使静电迅速释放。
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腕带是简单、有效的方式。现有技术的防静电手腕带如图1所示,其包括弹簧软线13和防静电松紧带11,且通过弹簧软线13上的上扣件14与防静电松紧带11上的下扣件15扣接连接,防静电松紧带11包括带绳及卡挚体,卡挚体包括用于固定带绳一端的固定块16及用于活动卡设带绳另一端的卡块12,卡块12与固定块16通过圆杆枢设在一起,卡块12与固定块16连接端设置为锯齿状,该手腕带可以通过将卡块12扣住而使锯齿卡紧调节好的带绳。该种调节方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卡块12使用几次后容易松动,易导致佩戴过程中卡块突然松开而使手腕带不能紧缚在手腕上,从而起不到疏导静电的作用;另外其调节幅度较小,对于体型较胖的操作人员来说佩戴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静电手腕带,以避免防静电松紧带在使用过程中松开而影响静电疏导,并方便不同体型人员使用该手腕带且能在使用过程中方便调节松紧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静电手腕带,包括防静电松紧带与弹簧软线,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下扣件,所述弹簧软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扣件,所述上扣件与下扣件扣接连接,所述防静电松紧带上设置有日型环与连接件,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一端套接在所述日型环上并形成副防静电松紧带圈,所述副防静电松紧带圈穿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防静电松紧带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内连接件与外连接件,所述内连接件设置有内卡板,所述外连接件设置有与所述内卡板配套的卡槽,所述内卡板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内卡板为按压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手腕带,其设置有可以分开的连接件,可以方便通过分开及卡扣而佩戴到不同体型人员手腕上,且可以通过日型环实现防静电松紧带松紧度的调节,使用过程中不存在突然松开而导致的防静电功能失效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防静电手腕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防静电手腕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防静电松紧带 12.卡块 13.弹簧软线 14.上扣件
15.下扣件 16.固定块 21.日型环 22.连接件
31.内连接件 32.内卡板 33.卡槽 34.外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根据图2及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静电手腕带,包括防静电松紧带11与弹簧软线13,防静电松紧带11上设置有下扣件15,弹簧软线13的一端设置有上扣件14,上扣件14与下扣件15扣接连接,防静电松紧带11上设置有日型环21与连接件22,防静电松紧带11的一端套接在日型环21上并形成副防静电松紧带圈,副防静电松紧带圈穿过连接件22的一端,防静电松紧带11的另一端套接在连接件22的另一端。
其中,连接件22包括内连接件31与外连接件34,内连接件31设置有内卡板32,外连接件34设置有与内卡板32配套的卡槽33,内卡板32卡设在卡槽33内,且内卡板32为按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诚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诚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8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