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隔热板芯材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7801.0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糜玥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糜玥崎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3/06;F26B2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隔热板 烘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箱。
背景技术
真空隔热板(VIP)由于能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传热,因此导热系数很低,是一种高效保温材料,能通过最大限度提高内部真空度来隔绝热传导,达到保温、节能的目的。中国专利申请号是 200610021567.2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真空隔热板及制造方法,这种真空隔热板采用耐温隔热纤维材料作为芯材,再放入可吸附水分、吸附氧气、吸附氮气及其它小分子气体的吸气剂混合而成的吸附剂,容纳上述芯材和吸附剂的包装袋中并对其内部抽真空且密封而成的。由于对芯材的含水量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需要在在封装前烘至水分合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连续烘干的真空隔热板芯材烘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和由支架支撑的箱体,箱体的前、后侧分别是干燥腔和热风腔,箱体的左右两端相对干燥腔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一网状输送带在驱动机构带动下在箱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运转,箱体内设有上下两排热风喷管,所有热风喷管都与热风腔相通,网状输送带的上层在两排热风喷管之间通过,箱体顶部设有左右两个热风装置,热风装置包括与干燥腔相通的吸风管、与热风腔相通的送风管,吸风管和送风管之间连接加热器和风机,箱体顶部相对干燥腔设有若干排湿风管。
两热风装置的吸风管分别靠近箱体的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轴、从动轴、固定在主动轴一端的第一链轮、分别固定在主动轴两端的一对第二链轮、分别固定在从动轴两端的一对第三链轮,以及连接电机轴和第一链轮的第一链条,分别连接在两第二链轮和相应的第三链轮之间的一对第二链条,所述网状输送带随第二链条运转。
箱体的前后侧内壁上且对应第二链条的位置固定有上导轨和下导轨,第二链条的上、下层分别沿上、下导轨运行。
所述网状输送带的底面隔一定距离固定一加强杆,网状输送带通过加强杆连接在两侧的第二链条上。
所述排湿风管的管口设有风门。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式烘箱,所以能连续进行烘干作业,以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图。
图2是图1的附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Ⅰ部放大图。
图5是图2的Ⅱ部放大图。
图6是图2的Ⅲ部放大图。
图7是图3的Ⅳ部放大图。
图8是图3的Ⅴ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包括支架10和由支架10支撑的箱体1。箱体1的前、后侧分别是干燥腔1-a和热风腔1-b,箱体1的左右两端相对干燥腔1-a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一网状输送带2由驱动机构6带动在箱体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运转。箱体1的前壁上设有清洁观察窗1-3。
驱动机构6包括包括电机、主动轴6-4、从动轴6-6、固定在主动轴6-4一端的第一链轮6-1、分别固定在主动轴6-4两端的一对第二链轮6-2、分别固定在从动轴6-6两端的一对第三链轮6-3,以及连接电机轴和第一链轮6-1的第一链条,分别连接在两第二链轮6-2和相应的第三链轮6-3之间的一对第二链条6-5,所述网状输送带2连接在两根第二链条6-5上,随第二链条6-5运转。所述支架10两端向外延伸,两延伸支架11各设有一对滑动轴承座7,主动轴6-4由对应进料口一端的延伸支架11上的滑动轴承座7支承,从动轴6-6由对应出料口一端的延伸支架11上的一对滑动轴承座7支承。滑动轴承座的设置是为方便对第二链条6-5的张紧力进行调整。滑动轴承座7在延伸支架11的左右向槽中上作左右向移动,各滑动轴承座7螺纹连接一固定在支架10的调节螺杆8,通过调节螺杆8对滑动轴承座7定位。所述网状输送带2的底面设有加强杆9,网状输送带2通过加强杆9与第二链条6-5连接。箱体1的前后侧内壁上且对应第二链条6-5的位置固定有上导轨1-1和下导轨1-2,第二链条6-5的上、下层分别沿上、下导轨1-1、1-2运动。
箱体1内设有上下两排热风喷管,每排热风喷管各包括若干热风喷管3,所有热风喷管3都与热风腔1-b相通,网状输送带2的上层2a在两排热风喷管3之间通过。热风喷管3上设有对着网状输送带2的上层2a喷气的喷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糜玥崎,未经糜玥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7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