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886.1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应用的张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对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梁板等结构的钢筋束进行张拉,张拉时需要先搭设脚手架,然后通过小型龙门吊将张拉千斤顶移动至需要张拉的钢筋束所在位置,进而将张拉千斤顶与钢筋束相连,实施张拉作业。采用上述张拉施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张拉作业前,需要搭设脚手架,张拉作业结束后,需要拆除脚手架,费时费力,张拉作业的周期较长,效率低;由于混凝土浇筑形成的梁板等结构上一般存在多个钢筋束,因此需要根据钢筋束所在位置移动张拉千斤顶,现有技术中由于通过小型龙门吊移动张拉千斤顶,成本较高且小型龙门吊需要占用较大的工作面,使用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张拉作业成本低且使用方便的张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张拉装置,包括张拉千斤顶,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与所述张拉千斤顶钩挂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框架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行走机构为车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手拉葫芦吊运张拉千斤顶可显著降低张拉作业的成本,且手拉葫芦使用方便,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张拉千斤顶快速移动至需要张拉的钢筋束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手拉葫芦,2-张拉千斤顶,3-框架,4-车轮,5-钢筋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张拉装置,包括张拉千斤顶2,还包括框架3,所述框架3的顶部设置有手拉葫芦1,所述手拉葫芦1与所述张拉千斤顶2钩挂连接。
使用时,可通过手拉葫芦1将张拉千斤顶2移动至需要张拉的钢筋束5的附近,然后通过张拉千斤顶2对该钢筋束5进行张拉。
为了便于快速移动上述框架3,提高张拉作业的效率,所述框架3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机构。上述行走机构可为推车,也就是将框架设置在推车上,为了简化结构,所述行走机构为车轮4。通过设置行走机构,当一个混凝土结构上的钢筋束都张拉完毕后,可将框架通过行走机构快速移动至下一个需要张拉的混凝土结构附近,然后通过手拉葫芦将张拉千斤顶移动至需要张拉的钢筋束的旁边,进行张拉作业。由以上分析可知,设置有行走机构后,可显著提高张拉作业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8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