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埋式箱式变电站开关柜室的通风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91105.9 | 申请日: | 201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2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陶勤;杨永林;潘吉;潘健;叶阿明;孙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H02B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李为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埋式 箱式 变电站 开关柜 通风 散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埋式箱式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埋式箱式变电站开关柜室的通风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半埋式箱式变电站,作为开关柜室的上箱体通风散热通常采用自然排风和强制排风两种方式。上箱体的两个侧立面上分别设置上、下两个百叶窗通风孔(例如:公告号为CN201656306的实用新型专利),以此作为自然散热通道;或者在上箱体侧立面上部增置排风扇,实现强制排风。这两种排风方式,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距较近,会形成局部对流,难以实现整个柜室的通风散热;特别是夏天环境温度本身较高,缺乏冷空气补充。另外由于百页窗的窗格设计是由内而外向下倾斜(为防止雨水和异物进入),而热气流有自然向上流动的趋势,该设计不利于将热气导出上箱体,达到自然排风散热效果。此外,半埋式箱式变电站下箱体的高/低压电缆进/出线孔通常是开设在下箱体立面上,常常设置一个或是多个穿线孔。进/出线孔的一侧是变压器室,另一侧是电缆沟,一旦变压器室的密封性得不到充分保证,电缆沟内的积水将会渗入下箱体,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而且出线孔越多,变压器室的密封性维护问题也就越艰巨,增加不确定因素,难以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埋式箱式变电站开关柜室的通风散热系统。该系统利用改造过的高/低压电缆进/出线通道,该通道不贯通下箱体,而是直接通入上箱体。这样既保证了变压器室的密封性,也是通风散热的进风通道,有效降低开关柜室内的温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半埋式箱式变电站包括作为变压器室的下箱体和作为开关柜室的上箱体。上箱体内一侧为高压柜室,另一侧为低压柜室。下箱体的大部埋在地下,颈部有一定高度露出地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下箱体颈部的两侧各设一个通道。 通道的上部通入上箱体和高压柜室和低压柜室,下部通入电缆沟。对应上箱体放置高压柜的一侧为高压电缆进线通道,高压电缆直接从电缆沟通过该通道接入高压进线柜;另一侧则为低压电缆出线通道,低压电缆从馈电柜接出,进入电缆沟。两个通道不通入下箱体内,所以同时也保证了下箱体的密封性。上述两个通道同时也是通风装置的进风道。一侧为高压柜进风道,一侧为低压柜进风道。由于电缆沟通电缆井,可以利用电缆井内的冷风作为通风系统的冷风来源。高压柜室和低压柜室的上部一侧或顶部开有排风口,将热风排出。如开在上部一侧,可设为百页窗形式。即下部的两个进风道和上部的两个排风口形成通风散热回路。在常温情况下电缆沟里的冷风从进风道进入上箱体,高、低压柜内部的热风升至顶部排风口,排出上箱体,降低高、低压柜内部环境温度。
排风口内侧还可安装排风扇,当高、低压柜内环境温度上升,超过预设值,温控系统会自动开启排风扇,进行强制排风,降低柜内温度;当高、低压柜内环境温度回复正常值,则温控系统会自动关闭排风扇,采取自然通风散热方式,与上箱体外自然冷风的有效循环,降低柜体内温度。
高压柜室和低压柜室除下部进风道和上部排风口外,其余部分密封,以保证通风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通风道可以焊接在下箱体颈部外面;还可以是做成单独的部件,便于在现场安装。
作为优选方案:通风道做成肘形风道,从下箱体内侧进入开关柜室,肘形风道不与变压器室相通。
作为优选方案:高压柜和低压柜的底面和顶面贯通,使风直接从柜体内部经过。
作为优选方案:顶部排风口的上方有防雨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下箱体不设穿线孔,保证下箱体的密封性,可有效避免下箱体变压器室进水。
2、以电缆沟作为冷风来源,可以保证进入上箱体的都是冷风。
3、进出风口分别在下箱体的底部和上部或顶部,不会形成局部循环,可以实现高、低压柜的整体通风散热。同样的原因,其强制排风的效果也优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I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中:1.上箱体,2.下箱体,3.下箱体颈部,4.下箱体下部,5.高压柜室,6.低压柜室,7.高压柜,8.低压柜,9.高压柜室进风道,10.低压柜室进风道,11.高压电缆沟,12.低压电缆沟,13.14.排风扇,15.16.排风口,17.18.防雨帽,20.温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可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91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道颈部吻合器
- 下一篇:数字视频无损中继复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