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蛇形换热管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9075.8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6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虞永亮;赵芹;侯小峰;吕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可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F28F1/0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蛇形 热管 通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冷冻冷藏空调所使用的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冷冻冷藏等领域多采用铜管铝翅片换热器,使用胀接工艺让铜管和铝翅片贴合以达到换热的目的。其不足之处是:1、铜管资源有限,价格也高,大量使用铜管为换热管造成铜资源紧张。2、铜管铝翅片胀接方式传热效果差。3、产品换热管采用圆管,圆管孔径较大,造成排放到空气中的制冷剂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蛇形换热管微通道换热器,它减少铜资源的消耗,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蛇形换热管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蛇形换热管、翅片、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上护板和下护板的左右二端分别固定在左护板和右护板上,蛇形换热管的二边分别固定在左护板和右护板上,蛇形换热管的二个管口分别通接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固定在左护板或右护板上,翅片固定在蛇形换热管上,蛇形换热管为铝合金材质的扁管,蛇形换热管的管体由若干个分隔片隔离成若干个微通道,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上均设置有制冷剂进出口。
所述翅片为铝合金波纹条,翅片的上下二端分别钎焊固定在蛇形换热管上。
所述蛇形换热管为一根、二根或三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铝材料,用料更少,且同种材料不存在电位差,大大延长了产品寿命,从而比铜管铝翅片换热器减少了资源的消耗。
2、扁管和翅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比铜管铝翅片胀接方式传热效果更好,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大大增加产品的能效比。
3、产品换热管采用扁管,中间孔较小,相比铜管铝翅片换热器可以减少50%的制冷剂充注量,充注量少了相对排放到空气中的制冷剂也会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蛇形换热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一根蛇形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根蛇形换热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根蛇形换热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蛇形换热管;11、管体;12、分隔片;13、微通道;2、翅片;3、上集流管;4、下集流管;5、上护板;6、下护板;7、左护板;8、右护板;31、制冷剂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5所示,一种蛇形换热管微通道换热器,包括蛇形换热管1、翅片2、上集流管3和下集流管4,上护板5和下护板6的左右二端分别固定在左护板7和右护板8上,蛇形换热管1的二边分别固定在左护板7和右护板8上,蛇形换热管1的二个管口分别通接上集流管3和下集流管4,上集流管3和下集流管4固定在左护板7或右护板8上,翅片2固定在蛇形换热管1上,蛇形换热管1为铝合金材质的扁管,蛇形换热管1的管体11由若干个分隔片12隔离成若干个微通道13,上集流管3和下集流管4上均设置有制冷剂进出口31。
所述翅片2为铝合金波纹条,翅片2的上下二端分别钎焊固定在蛇形换热管1上。
所述蛇形换热管1为一根、二根或三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可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可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9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透性低密度锂电池聚烯烃隔膜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光器件单元及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