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式双向循环曝气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8512.4 | 申请日: | 201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3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周雯雯;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伟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双向 循环 曝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池,特别涉及一种复式双向循环曝气池。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污水处理系统是由初级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及污泥处理系统等几部分用管道及相关设备连接而成。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进入曝气池曝气处理,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通过曝气处理的污水进入二次沉淀池沉淀,二次沉淀池中的上清液进入下一道工序消毒后回用或外排,二次沉淀池污泥有部分通过污泥回流系统返回曝气池,另一部分进入污泥处理系统。这种污水处理系统投入设施太多,造成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操作复杂。专利申请号为02223176.5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实用新型,该专利披露了一种将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几部分设置在同一池体内,用隔板把池体分成沉降区和曝气区三部分,其沉降区底部设计成55~35度角,以实现污泥自然回流,不需增加动力。但这种装置存在污泥的混合不均,导致污泥腐败上浮的现象,影响出水水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污泥充分混合、运行成本低的曝气池。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式双向循环曝气池,包括池体、隔板,所述隔板将池体分为三条廊道,其中中间一条廊道为主曝气区,两侧廊道为沉淀区,内设斜管填料。所述三条廊道池底均设置曝气装置,三套曝气装置分别控制,中间廊道始终曝气,两侧廊道则沉淀、曝气交替运行。
所述进水在收尾交替往复进行。
每个单体曝气池可单独使用,也可多个单体并联使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两侧沉淀区可沉淀、曝气交替进行,即有SBR工艺的优点,节省了污泥回流系统,又避免了SBR工艺间歇排水的缺点,且不需要排水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池体、2隔板、3主曝区、4沉淀区、5曝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池体1、隔板2,所述隔板2将池体1分为三条廊道,其中中间一条廊道为主曝气区3,两侧廊道为沉淀区4,内设斜管填料。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剖视图。
所述三条廊道池底均设置曝气装置5,三套曝气装置分别控制,中间廊道始终曝气,两侧廊道则沉淀、曝气交替运行。
所述进水在收尾交替往复进行。
每个单体曝气池可单独使用,也可多个单体并联使用。
本实用新型即有SBR工艺的优点,节省了污泥回流系统,又避免了SBR工艺间歇排水的缺点,且不需要排水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伟,未经孙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8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数据的子载波分配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的高接合线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