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植物生态浮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5405.6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5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红;夏红霞;丁武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处理 植物 生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植物生态浮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富营养化污水的植物生态浮床装置。
背景技术
以高等植物为主体的生态浮床技术具有效率高、投资少、运转费用低、可实现原位修复和控制污染物等特点,并能适应各种水深,植株的管理和收获也较人工湿地系统容易,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理或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水体,如畜禽场废水、屠宰场废水、厕所废水等)。由于现有植物生态浮床装置设计较为复杂,同时设计不合理、处理效率不高,因此植物浮床技术的大规模市场化仍未有实质性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态浮床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植物生态浮床装置,包括进水口、浮床载体、出水口,所述浮床载体上镶嵌有种植蓝,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上部的浮床载体出水一端设置有溢流堰,溢流堰下部设置沙沟,浮床下部沙沟一侧为出水口。
为了降低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机负荷、从而降低对上述种植蓝中植物的负荷,上述植物生态浮床的进水口设置在浮床底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植物生态浮床改善水质的能力,上述种植篮内填充有废砖石。
为了更进一步降低处理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提高处理效率,上述沙沟长1~5m,优选为2m;沙厚度5~50cm,优选15cm,相对应的植物生态浮床装置的平面尺寸为2.0m×1.5m,有效水深1.2m,有效容积为3.6 m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在溢流堰下部设置了沙沟,增加了水中溶解氧浓度,好养反应更有效地降低了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同时还利用了河沙的吸附性能进一步降低了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经实验结果显示,从溢流堰流出的废水经过沙沟处理后,废水COD负荷比不设置沙沟的生态浮床装置降低了8.92~15.61%。
(2)、由于本实用新型植物生态浮床装置的进水口设置在底部,废水从池体底部进入生态浮床区使水样首先进行厌氧处理,降解掉部分有机物质,从而降低污染负荷,降低对植物的负荷;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厌氧处理,废水COD负荷比设置在其他部位降低了10.95~26.3%。
(3)、由于在植物生态浮床种植蓝中填充有废砖石、其在防植株倒伏的同时废砖石也作为了微生物膜附着的载体,提高了浮床的微生物量,进一步改善了水质。
(4)、本实用新型植物生态浮床装置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处理效果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植物生态浮床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定在以下具体方式之中。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植物生态浮床装置,其平面尺寸为2.0m×1.5m,有效水深1.2m,有效容积为3.6 m3;包括设置在浮床底部的进水口2、浮床载体3、出水口9,所述浮床载体3上镶嵌有种植蓝5、种植篮5栽种有植物4且其内填充有直径为1 cm的废砖石6;所述浮床上部的浮床载体3出水一端设置有溢流堰7,溢流堰7下部设置沙沟8,沙沟长为2m、厚度为15cm,浮床下部沙沟8一侧为出水口9。
如图1所示,在构建的浮床装置中,将加有5 mg/L的水样以1.6L/h流速经转子流量计1进入水池后,由底部进水口2进入生态浮床区、浮床载体3上种植篮5中的植物4为12株滴水观音与4株马蹄莲(每株高度为30~35cm)、每个种植篮有四株植株;经植物生态浮床处理七天后,从溢流堰7流出,流经底部铺有的沙沟8后由底部的出水口9排出浮床装置。
上述构建的浮床系统对畜禽废水中总氮总磷的净化效果理想,对富营养化废水中总氮去除率达83%,总磷去除率达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5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景观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三维电极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