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约束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4834.1 | 申请日: | 201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9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徐守东;杨红梅;王秀芳;王学燕;朱君;胥婕;徐婷婷;董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兰田 |
主分类号: | A61G7/02 | 分类号: | A61G7/02;A61G7/16;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约束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约束床。
二、背景技术:
在医院的精神科诊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常需要对其实施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现有技术下的强制性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使用紧身衣、保护衣、约束背心、索带、约束带等设施、将患者肩、腕、臀、踝等部位约束、固定在病床或椅子上。这些技术虽然有效,但对患者及其亲属身心存在危害和不良影响。主要有:1、约束性衣、带、索等具有一定的弹性伸缩性,对身体整体、特别是肢体等局部形成紧缩压迫、影响患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2、约束性衣、带、索等多由致密的纺织品制作,透气性差,而处于狂躁、挣扎中的患者常大汗淋漓,至患者身体局部长时间处于憋闷潮湿环境。3、将患者长时间固定在病床或座椅上保持僵化的姿态,极易造成疲劳不适和局部受压。4、以上各种原因均可刺激患者精神,使其更加狂躁不安,反复挣扎和敌对反抗,形成恶性循环,容易诱引报复风险。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危害和不足,提供一种相对较为宽松、能够方便更换体位,方便诊疗和生活,更加人性化的多功能约束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约束床,其结构包括床面、支架和约束带,其特征是床面由轴连可折曲为椅背、椅座、扶手、椅帘、脚踏的部分组成,椅背上设置胸带插孔、肘带插孔、扶手上设置腕带插孔,椅座上设置膝带插孔和便溺孔,椅帘上设置踝带插孔,扶手是由床面两侧、跨越椅背和座椅的游离块形成,由轴连的椅背段与扶手支架相对应,扶手段与椅座段相对应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支撑和固定,椅背的背面中下部设置椅背支架,椅帘的中部设置弧型支撑架,对所有约束带插孔处安置啮齿板,啮齿板上设置有插孔和啮齿,支架为多功能约束床的床态和椅态的支撑稳定体,与椅座固定连接,通过与椅背支架相对应的弧形定位架及固接于椅帘的弧形支撑架,形成与椅背和椅帘的动态连接和固定,支架的下四角设置万向轮,约束带为连续一体的刚性支架与弹性簧片及附贴于中部的柔性衬垫组成,刚性支架外侧面设置固定齿。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约束床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1、多功能约束床的床、椅功能形态交换,可根据患者要求或定时更换患者卧、坐、半坐体位,消除长时间固定体位造成的疲劳、僵硬不适和局部受压。
2、便溺孔的设置可在不解除对患者的约束的情况下正常便溺,也便于护理人员对排泄物的清理。
3、刚性约束带只限定空间,无紧缩压迫,较少影响血液循环,减少不适感。
4、多功能约束床使用中遮蔽患者体表面积小,通透性好,易于保持干燥清洁和进行各种诊疗活动。
5、以上优点的综合作用是,使患者在约束活动的诊疗期间更舒适、更安全,可与患者交流采用更舒适体位,减少因受压迫、紧缩、僵固姿势等原因刺激而加重狂躁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更易于稳定患者情绪和进行诊疗活动。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多功能约束床的座椅状态侧平面示意图。
附图2为多功能约束床的床面平面示意图
附图3为多功能约束床的约束带正剖面示意图
附图4为多功能约束床的啮齿板正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 椅背、2 椅座、3 扶手、4 椅帘、5 脚踏、6 便溺孔、7 胸带插孔、8 肘带插孔、9 腕带插孔、10 膝带插孔、11 踝带插孔、12 支架、13 椅背支架、14 弧形定位架、15 扶手支架、16 弧形支撑架、17 万向轮、18 弹性簧片、19 固定齿、20 柔性衬垫、21 刚性插板、22 啮齿板、23 插孔、24 啮齿。
五、具体实施例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约束床做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兰田,未经董兰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4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