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防松螺母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81505.1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9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清立 |
主分类号: | F16B39/16 | 分类号: | F16B39/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4002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向阳***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防松 螺母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松螺母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紧固目的的螺纹,要求获得足够大的稳定预紧力,在振动、变载荷等工作条件下不致产生松动,并要求结构尽量紧凑、装拆方便、可重复使用。现有螺纹防松的常用方法有增加摩擦力防松方法及机械防松方法。增加摩擦力防松方法,如弹簧垫圈、双螺母、金属锁紧垫、扣紧螺母、齿形锁紧垫圈、尼龙嵌件锁等都是靠增加摩擦力防松的,但使用效果在重载、振动大的场合没有连接的可靠性而言;机械防松方法,如开槽螺母、开口销、止动垫圈、楔压式、双联止动垫圈、钢丝串接、翘形垫圈、凹锥面锁紧垫圈等都是靠机械防松的,虽然有的机械防松措施起到很好的防松作用,但有的受到结构限制、有的不能重复使用、也有的对结构有一定的削弱。综上,现有螺纹防松现状,存在各种弊端。
另外还出现了唐氏自锁螺母,其使用正、反旋向螺纹双螺母结构,其螺母总高度增加的较多,且螺栓为非标件,对力矩加载有一定要求,操作不便。此外,还有一种是偏心式自锁螺母,其紧固使得螺栓产生径向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防松螺母组件,以解决现有螺纹防松方法受结构限制,不能重复使用,不适合在重载、振动大的场合使用以及自锁螺母操作不便,紧固使得螺栓产生径向弯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锁防松螺母组件由主螺母和副螺母组成;所述主螺母与副螺母分别设有与螺栓连接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副螺母套装在主螺母上,且二者通过螺纹及过盈配合面连接,主螺母和副螺母二者连接的螺纹旋向与主螺母和副螺母与螺栓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防松螺母组件是靠摩擦力自锁的防松螺母,且摩擦力不会因振动、过载等原因而减小,达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而且不用使用非标螺栓,自锁防松螺母组件装配后成为一体结构便于运输,紧固时操作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螺母防松存在的诸多不足,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拆卸方便、重复使用、防松可靠、螺纹受力均匀、不受任何使用条件限制;紧固使得螺栓不产生径向弯曲等优点,显著提高其自锁性能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强烈振动及无法加预紧力的重要螺纹连接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主剖视图,图4是主螺母1的主视半剖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副螺母2的主视半剖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自锁防松螺母组件由主螺母1和副螺母2组成;所述主螺母1与副螺母2分别设有与螺栓4连接的第一内螺纹孔7,所述副螺母2套装在主螺母1上,且二者通过螺纹及过盈配合面3连接,主螺母1和副螺母2二者连接的螺纹旋向与主螺母1和副螺母2与螺栓4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反。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2及图4~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主螺母1的外形由下至上由正六棱柱体和圆柱体二者制成一体组成,主螺母1的正六棱柱体的横截面积大于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所述副螺母2的外形为正六棱柱体,副螺母2的正六棱柱体的横截面积与主螺母1的正六棱柱体的横截面积相同,副螺母2上设有第二内螺纹孔8、退刀环槽9及光孔11,所述退刀环槽9设置在副螺母2上的第一内螺纹孔7和第二内螺纹孔8之间,所述第二内螺纹孔8设置在退刀环槽9与光孔11之间,副螺母2上的第一内螺纹孔7、第二内螺纹孔8及光孔11同轴设置,副螺母2上的第一内螺纹孔7的孔径小于第二内螺纹孔8的孔径,所述第二内螺纹孔8的孔径小于光孔11的孔径,主螺母1和副螺母2上的第一内螺纹孔7的螺纹旋向与副螺母2上第二内螺纹孔8的螺纹旋向相反,主螺母1的圆柱体的外侧壁上加工与副螺母2上的第二内螺纹孔8的螺纹旋向相同的外螺纹12,所述外螺纹12的根部与主螺母1的正六棱柱体之间的过渡面以及所述光孔11的孔侧面均为过盈配合面3,所述外螺纹12的根部设有台肩端面,主螺母1的圆柱体的一端设置在副螺母2上的第二内螺纹孔8内,且二者通过螺纹及过盈配合面3连接。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3、图4及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过盈配合面3为圆柱面或圆锥面。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清立,未经杨清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81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