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险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8200.5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2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苏毅镇;全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利来(中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5 | 分类号: | H01H85/05;H01H85/14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丝结构,属于电路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保险丝的结构一般是在两端敞口的绝缘管1’中架置一可熔体2’,可熔体2’的两端是焊接在绝缘管1’两端的铜帽3’上,而铜帽3’与绝缘管1’固定在一起。可熔体2’与铜帽3’上焊锡4’接触后,以实现保险丝的导通功能。而在装配可熔体2’时,是通过加热铜帽3’令焊锡4’熔融从而包覆于可熔体2’的端部后固定于铜帽3’上。但是,通常可熔体2’在焊锡4’上定位时,可熔体2’在绝缘管1’中的准直度会出现偏差,位置较难定位,从而使得可熔体2’无法与焊锡4’充分接触,出现二者接触不良,焊接不牢固,即易造成虚焊、假焊的现象,从而影响保险丝的产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丝结构,令保险丝中可熔体与焊锡配合接触佳,避免出现虚焊、假焊,以提高保险丝的成品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保险丝结构,包括有绝缘管、可熔体及铜帽,在两端敞口的绝缘管中架置可熔体,该可熔体的两端是分别通过铜帽内的焊锡而焊接在绝缘导管两端固定的铜帽上,在铜帽的底面上设有一定位部,可熔体定位于该定位部中与焊锡接触。
所述的可熔体为两条或者多条线材组成的绕线型可熔体。
所述的可熔体为一单条金属丝或者金属片可熔体。
所述定位部是直接成型于铜帽上,其是在铜帽底面上成型有一向绝缘管内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则铜帽中心便形成一供可熔体端部定位的凹部。
所述定位部是直接成型铜帽上,其是在铜帽底面中部成型有一向绝缘管内方向延伸的凸块,而凸块与铜帽侧壁之间便形成容置焊锡及定位可熔体的缺槽;而可熔体是斜向呈对角线的架置于绝缘管中。
所述定位部为一具有中心孔的嵌块,而焊锡是设在该中心孔中,可熔体的端部是伸置于该中心孔中。
所述的定位部为一塞子,塞在绝缘管的两端,挤压固定可熔体的端部,使可熔体斜向呈对角线的架置于绝缘管中。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两端的铜帽中增设一定位部,使绝缘管内的可熔体定位于定位部中,从而保证铜帽上的焊锡与可熔体的充分接触,在焊锡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可极大地避免虚焊或假焊的情况发生,提高保险丝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保险丝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绝缘管1、可熔体2、铜帽3及设在铜帽3底部内壁上的焊锡4,绕线型可熔体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所举的实施例中,可熔体所采用的结构是为一缠绕有金属丝的绕线型可熔体,当然,可熔体也可采用单条金属丝或者金属片结构。
其中,两端敞口的绝缘管1中架置可熔体2,而两铜帽3固定于绝缘管1的两端,可熔体2的两端接触铜帽3底面内壁上的焊锡4,通过加热铜帽3令焊锡4熔融从而包覆于可熔体2的端部后固定于铜帽3上。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在两铜帽3的底部设有一定位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是直接成型于铜帽3上,其是在铜帽3底面上成型有一向绝缘管1内方向延伸的环形凸起31,则铜帽3中心便形成一供可熔体2端部定位的凹部311。可熔体2在架置于绝缘管1内时,就可定位于凹部311中,焊锡4点设于凹部311中,通过加热铜帽,焊锡4熔融从而包覆于可熔体2的端部,从而可熔体2就可与焊锡4充分接触,在焊锡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就可避免虚焊或假焊的情况发生,可熔体2直立架置绝缘管中部,也保证了可熔体良好的散热一致性。
如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地方在于保险丝中的定位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是直接成型铜帽3上,其是在铜帽3底面中部成型有一向绝缘管内方向延伸的凸块32,而凸块32与铜帽3侧壁之间便形成容置焊锡4及定位可熔体的缺槽321,而可熔体2是斜向呈对角线的架置于绝缘管中。可熔体2在架置于绝缘管1内部时,缺槽321中设有焊锡4,加热铜帽3后焊锡4熔融从而包覆于可熔体2的端部,从而就可保证可熔体与焊锡充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利来(中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好利来(中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8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