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射式负压短距离输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8026.4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1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家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家鼎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式 短距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射式负压短距离输灰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过去被视为废弃料,而今已是一种资源被广泛开发利用。长期以来,粉煤灰由除尘器多个储灰斗到厂内灰库的厂内输送,大都是通过“仓泵式气力输灰系统”和多根输灰管道将粉煤灰集中到厂内灰库,再从厂内储灰库装入灰罐运输车,向距电厂较远的综合利用地运送,显然,在厂内这段短距离的输送,不仅是多余的,还会给电厂增添了很多麻烦和能源的浪费。若改变为取消“仓泵式气力输灰系统”和多根输灰管道的短距离输送,采用“喷射式负压短距离输灰系统”替代之,将除尘器多个储灰斗的粉煤灰就地集中装入灰罐运输车,直接运往粉煤灰综合利用地,不仅起到一举同功之效果,还会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变厂内短距离输灰系统的传统理念和方法,采用“喷射式负压短距离输灰系统”替代之,一方面可节省大量能源消耗,另一方面也能克服厂内“仓泵式气力输灰系统”和多根输灰管道短距离输送粉煤灰存在的各种弊端。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一根输灰管道(2)将除尘器几个储灰斗(1)串通起来,依喷射器(3)造成的负压,吸引几个储灰斗的粉煤灰落入存灰器(4),粉煤灰在重力作用下,再落入具有防止回气功能的“监测粉料流量型逆止门装置”(5)和带有防扬尘管道(12)的卸灰移动头(6)与灰罐运输车的灰罐(7)进料法兰口封闭接触,将粉煤灰集中输送入灰罐运输车的灰罐,运至厂外的综合利用地。经内置布袋虑尘器(8)过滤后的气灰混合气,通过喷射器排向除尘器储灰斗上部的负压区。在输灰管道上接有助吹管(9),需要时可投入助吹。每个储灰斗的下面出料口装有插板门(10)和加湿器(11),需要时可将湿灰卸入运输车运至临时储灰场。
采用这种输运灰系统可节省大量的能源耗费和大幅度降低除灰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检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喷射式负压短距离输灰系统”取代了“仓泵式气力输灰系统”和多根输灰管道,从除尘器储灰斗到厂内灰库这段短距离的输送,灰罐运输车可在除尘器储灰斗处就地装车,直接运输到远离电厂的综合利用地,由此可带来巨大的安全与经济效益。以2×300MW电厂的除灰系统为例,将实际产生的有益效果列下:取消“仓泵式气力输灰系统”和多根输灰管道的短距离输送,可以减少设备费用:993万元;安装费用:142万元;摊入费用:158万元;室外管道:270万元;除灰综合楼:508万元;灰库费用:704万元;除灰空压机电耗/年:1300万度,折合电费650万元;维护材料人工费/年:约200万元,以上费用合计3625万元,所列费用尚不含灰库电耗及维护费用;管道及灰库占地费用。
除产生以上的有益效果外,还可避免因采用“仓泵式气力输灰系统”和多根输灰管道进行短距离的输送,有可能出现“储灰斗高料位报警”、阀门及输灰管道的严重磨损、粉煤灰堵泵和堵管等事故的发生,将给电厂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喷射式负压短距离输灰系统”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是“喷射式负压短距离输灰系统”的布置示意图:
1.储灰斗 2.输灰管道 3.喷射器 4.存灰器 5.“监测粉料流量型逆止门装置” 6.具有防飞尘外扬管道的卸灰移动头 7.灰罐运输车 8.内置布袋虑尘器 9.助吹管 10.插板门 11.加湿器 12.助吹管,以上各部分构成了“喷射式负压短距离输灰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示出除尘器有4个储灰斗(1)的输送系统为例做进一步说明:图中示出每个粉煤灰储灰斗依其自重和喷射器(3)负压吸引造成的压差,用一根输灰管道(2)将粉煤灰集中输送至存灰器(4)落入可监测其瞬时和累积流量的“监测粉料流量型逆止门装置”(5),经测量后的粉煤灰落入带有防止飞尘外扬管道(12)的卸灰移动头(6)与灰罐运输车(7)对接输入粉煤灰,待灰罐运输车装满后,停止喷射器运行,提起卸灰移动头脱开灰罐运输车,即可启动运往粉煤灰综合利用地,灰气混合气通过内置布袋虑尘器(8)后排入除尘器储灰斗的上部负压区,当输灰管流动不畅时可打开助吹管(9)帮助粉煤灰流动,储灰斗中的粉煤灰可打开插板门(10),粉煤灰经加湿器(11)加湿后排放运至临时储灰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家鼎,未经孙家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8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