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热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7528.5 | 申请日: | 201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皓;周家发;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晨光博达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H05B6/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新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温条件下且采用感应加热方式的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反应器进行加热使用的过程中,常见的加热方式采用夹套式加热,在夹套内通入热源,选用介质根据反应温度要求采用水、水蒸气或是导热油。采用该种方法,能耗大,加热速度慢;并且,由于采用的加热原理为导热式,至使反应器内温度不均匀,影响反应效果。
例如申请号为200810234561.2,公开号为101422718的中国专利“一种管道式沉淀反应器”,公开了一种管道式沉淀反应器,属于管道反应装置技术领域。该管道式沉淀反应器外壁设有夹套,上、下两个介质进、出口,可根据反应需要通加热或冷却介质,实现加热或冷却操作。管道式沉淀反应器内部设有高速搅拌叶轮,分别由上封头与下支架中的轴承固定,与反应器上部的电机连接。反应器顶端侧面沿切线方向设有两个进料口,分别与两个恒压加料器或加料泵的管道连接。两种物料分别由该两个进料口进入管道式沉淀反应器,在搅拌叶轮的高速旋转下瞬间混合反应。反应器底部为开放式,沉淀产物由此排出。采用该方案,能耗大,加热速度慢;并且,由于采用的加热原理为导热式,至使反应器内温度不均匀,影响反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加热反应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加热反应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反应器内温度不均匀,反应效果不好的问题;采用感应加热方式,工频加热器可直接作用于反应器内部的反应物料,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反应器内温度均匀,反应效果好,而且环保、使用方便,对操作现场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加热反应器,包括电机、搅拌器、反应器,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搅拌器连接,所述搅拌器设置在反应器内部,所述反应器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位置高于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的外部设有工频加热器。
所述工频加热器的加热内径为20-400mm。
所述工频加热器设有自动退磁系统。
工频加热器全称为工频感应加热器,工频加热器采用电磁感应的方式对物料进行加热,目前市场上提供的产品主要用于轴承、齿轮、活塞、齿圈、电机壳、联轴器、联轴器等工件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反应条件下,用工频加热器在反应器外部对反应器桶体进行加热,因工频加热器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可直接作用于反应器内部的反应物料,整个反应器内部各点温度均匀,可有效提高反应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工频加热器的加热内径为20-400mm,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进行调整,选择推轮式和固定式,因地制宜,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采用工频加热器设有自动退磁系统,反应结束后,自动退磁,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电机,2、搅拌器,3、反应器,4、工频加热器,5、进料口,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加热反应器,包括电机1、搅拌器2、反应器3,所述电机1的转动轴与搅拌器2连接,所述搅拌器2设置在反应器3内部,所述反应器3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所述进料口5的位置高于出料口6,所述反应器3的外部设有工频加热器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工频加热器4的加热内径为200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反应前,先将物料放入反应器4内,物料采用传统的“上进下出”的方式,开启电机1,电机1带动搅拌器2对反应器4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然后开启工频加热器3,达到所需的反应温度后,开始反应。用工频加热器4在反应器3外部对反应器3桶体进行加热,因工频加热器4采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可直接作用于反应器3内部的反应物料,整个反应器3内部各点温度均匀,可有效提高反应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加热反应器,包括电机1、搅拌器2、反应器3,所述电机1的转动轴与搅拌器2连接,所述搅拌器2设置在反应器3内部,所述反应器3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6,所述进料口5的位置高于出料口6,所述反应器3的外部设有工频加热器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工频加热器4的加热内径为250mm。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晨光博达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晨光博达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7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硫磺比值在线监测仪及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主动控制液压式碰摩故障检测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