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式电解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5875.4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 循环 电解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式电解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化工、食品、造纸、制革、电镀等行业的生产大国,各种生产企业每天排放大量有机废水。难降解有机废水是难降解有机物中重要的一种,是目前水处理中的难题之一。现有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主要有过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的膜处理技术及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化学氧化、化学混凝、活性炭吸附、高梯度磁分离、电化学氧化等多种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近几年来又出现了具有经济、高效、无害化和二次污染优点的生物处理方法。目前,大部分有机废水采用生化的方法处理,废水经过厌氧-好氧工艺后COD(化学需氧量)得到消减,达标的废水可排放入水体或者回收利用。但由于存在毒性物质对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对于一些不易被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来说,采用生化方法,降解速度慢、处理效率低、分解不彻底、投资大、成本高,难以达到排放标准,不能满足处置的要求,因而严重影响了推广应用。采用化学药剂氧化方法,虽然对多数不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有良好的效果,但工艺复杂,投药量偏大,不易被用户接受。
而电解法是一种利用电能在水中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破坏有机物的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但由于普通电解设备的过流时间短,不能完全发挥羟基自由基的氧化作用,而造成时空效率低下,出水效果不理想。延长流道又会增加造价,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式电解处理设备,避免普通反应设备时空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有机废水循环式电解处理设备,包括反应器、储存罐,还包括循环系统,所述循环系统包括循环管路以及循环泵,所述反应器通过循环管路与储存罐连接,所述循环泵设置于循环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反应器为电解槽。
可选地,所述电解槽内设有至少一对电极板。电解槽内可以设置多对电极,提高反应速率,电极的尺寸可根据电解槽的尺寸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电极板为石墨电极、铂电极或复合电极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复合电极为硅、钽、钛、金刚石、硼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所述反应器设置有两个以上。一个储存罐可与多个反应器组合,能够提高处理储存罐内有机废水的速率,从而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有机废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应器内设置隔板。加装隔板调整水流,能有效避免反应器内出现短流现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应器内底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设置,能使反应器内的有机废水均匀混合,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反应器内出现短流现象。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为搅拌桨。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储存罐内设有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可以有效去除有机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以提高电解槽的工作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加药口。加药口的设置,可以满足不同水质的处理药剂的投加需要,也可以在储存罐设置加药口。
另外,反应器及储存罐的系统内部均可采用防腐蚀材料,不受电解液的腐蚀,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有机废水循环式电解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循环系统对有机废水进行循环式处理,提高反应设备的时空效率。废水首先进入储存罐,通过循环泵以一定的流量从一端流入反应器,接通电流,在反应器内发生电解氧化分解反应,流过反应器的废水从另一端流出,返回至储存罐。反应序批式进行,大量有机废水序批处理,能有效减小反应器的容积,并且节省电极,重复上述流程,直至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至要求的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机废水循环式电解处理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有机废水循环式电解处理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有机废水循环式电解处理设备的实施例,包括反应器10、储存罐20,还包括循环系统30,循环系统30包括循环管路31以及循环泵32,反应器10通过循环管路31与储存罐20连接,循环泵32设置于循环管路31上。本实施例中,反应器10为电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未经刘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5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