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71411.6 | 申请日: | 201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0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善平;孙光杰;戴志国;唐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7/10 | 分类号: | B23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94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线 切割 保持 内背压 内置 可拆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
背景技术
在某煤气输送管线中,煤气连通管是将三套煤气生产线连接的一条管线,通过本连通管,将一二三期煤气电捕焦油器连在一期,然后可以方便地适应用户的需要进行煤气调配、该管线于1997年底投用,对稳定煤精厂的生产运行稳定和节能降耗起到巨大的作业,10多年来,该管线的作业一直非常重要,但随着四煤精项目的建设,该管线需要进行扩容,在扩容改造前首先要拆除就管道。
但是在煤气输送管线中,有部分大口径管线在运行时煤气通量较少,而且管线内流通的是没有净化的荒煤气,所以,管线内会残留着焦油、萘等许多易燃易爆的化合物,直接动火切割无法保证施工安全,由于管线长,也无法将管线内杂质人工清理,如果在切割点用蒸汽保护,蒸汽冷凝后会产生冷凝水和管线内化合物混合后污染环境,也不易采用,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氮气保护,但大口径的管线一旦开口,也容易混入空气,达不到氮气保护的目的。
为了进行管线切割的拆除工作,对管线内的物料特性进行仔细的了解,认为管线内充满氮气、氧气含量低于1%、不具有爆炸性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火焰切割,而要做到这点,需要保持管线内的微正压,而敞开的切割口显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保持管线内背压、安装时无需焊接、拆卸和安装要方便、能多次反复使用同时可以检测管线内气体成份的堵板。为满足上述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包括圆形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堵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圆形堵板一侧的吊耳;所述圆形堵板的直径小于其适用的管线4-5mm。
由此,可在管道内留下缝隙,作为置换气体的排放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上设置有直径4-5mm的悬挂孔。
由此可由吊具将堵板移动至安装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与所述圆形堵板垂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在所述圆形堵板的圆周切线处形成有凹口。
由此,吊耳可凭凹口避开管壁,将圆形堵板安装进管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堵板中部设置有贯通所述圆形堵板的取样管。
由此,可在切割过程中随时监测管道中的气体成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堵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井字型焊接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堵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螺栓。
由此,可加强堵板结构、固定堵板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堵板的厚度为3-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可保持管线内背压、拆卸和安装要方便安全、能多次反复使用,可以检测管线内气体成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管线切割时保持管线内背压的内置式可拆卸堵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圆形堵板,2为吊耳,3为取样管,4为悬挂孔,5为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当煤气管线需要动火切割时,首次切割可以在管线前段注入氮气,在放散口检测气体成份,达到安全标准后,将第一段管线取下
2、取下第一段切割管线的长距离煤气管线,再次切割时就需要利用本堵板,在切割口处,利用吊车(因为煤气管线平均标高大于10米)将堵板吊到管线切割口,人工将堵板放入管线内。
3、将堵板上四个螺栓拧紧,起到定位和紧固作用。
4、在取样口取样(一般在取样管线上套上胶皮软管,引到地面取样,分析管线内氧气含量小于1%。
5、堵板和管壁之间没有完全密封,利用此空隙作为置换气体的排放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1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