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铣弧形槽的立铣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270193.4 | 申请日: | 201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5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干;陈国存;张巍;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矿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41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 铣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刀具,特别涉及一种铣弧形槽的立铣刀具。
背景技术
铣刀是一种多齿刀具,同时参与切削的切削刃总长度较长,并可使用较高的切削速度,又无空行程,故在一般情况下铣削的生产率比用单刃刀具的切削加工(如刨削、插削)为高,适于加工槽与直线轮廓、加工型腔、型芯、曲面外形/轮廓用。铣刀形状有很多种,铣刀按用途区分有如下几种:圆柱形铣刀,用于卧式铣床上加工平面,其刀齿分布在铣刀的圆周上,按齿形分为直齿和螺旋齿两种,按齿数又分粗齿和细齿两种,其中螺旋齿粗齿铣刀齿数少,刀齿强度高,容屑空间大,适用于粗加工,细齿铣刀适用于精加工;面铣刀,用于立式铣床、端面铣床或龙门铣床上加工平面,其端面和圆周上均有刀齿,也有粗齿和细齿之分,其结构有整体式、镶齿式和可转位式3种;立铣刀,用于加工沟槽和台阶面等,刀齿在圆周和端面上,工作时一般不能沿轴向进给,当立铣刀上有通过中心的端齿时,可轴向进给;三面刃铣刀,用于加工各种沟槽和台阶面,其两侧面和圆周上均有刀齿;角度铣刀,用于铣削成一定角度的沟槽,有单角和双角铣刀两种;锯片铣刀,用于加工深槽和切断工件,其圆周上有较多的刀齿,为了减少铣切时的摩擦,刀齿两侧有15′~1°的副偏角。除上述几种铣刀外,还有键槽铣刀、燕尾槽铣刀、T形槽铣刀和各种成形铣刀等。
铣削速度较快的机床如龙门铣等多采用立铣刀,立铣刀是用刀体端面上的刀齿铣削,周边主切削刃与端面副切削刃同时起切削作用,铣刀的轴线垂直于一个加工表面,是一种带柄铣刀,有直柄和锥柄两种,适于铣削端面、斜面、沟槽和台阶面,铣削范围广等,而且立铣时可一次装夹切削多个工件,加工效率高。
但普通立铣刀不能加工弧形槽,铣床加工弧形槽,一般用卧铣方式,采用圆柱铣刀,一般的圆柱铣刀如φ24、φ30,它的带刃长度一般是50mm左右,如果加工工件的厚度超过30mm,用卧铣加工只能加工一个,因受其带刃长度限制,通常每次只能装夹加工一个工件,批量加工时,装夹工件占用时间长,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立铣方式铣弧形槽从而减少装夹工件时间的的立铣刀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铣弧形槽的立铣刀具,包括刀柄和与刀柄连为一体的刀体,所述刀体的圆周面上分布有螺旋形主切削刃和螺旋形切屑排出槽,所述刀体的端面上分布有向所述刀体的径向内侧延伸且弯曲向上的副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在所述刀体的端部为弧形并与副切削刃平滑相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刀柄为锥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可将立铣刀的螺旋形主切削刃在端部研磨为弧形并与副切削刃平滑相接,安装在龙门铣床上,进行立铣加工弧形槽,如果工件厚度为30mm,则用平口钳等工装夹具可一次装夹加工6个以上工件,与卧铣相比,节省了装夹工件时间,加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刀柄,2、刀体,3、切屑排出槽,4、主切削刃,5、刀体的端部,6、副切削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一种铣弧形槽的立铣刀具,包括刀柄1和与刀柄连为一体的刀体2,所述刀体2的圆周面上分布有螺旋形主切削刃4和螺旋形切屑排出槽3,所述刀体的端面上分布有向所述刀体的径向内侧延伸且弯曲向上的副切削刃6,所述主切削刃2在所述刀体的端部5处为弧形并与副切削刃平滑相接,所述刀柄可为锥柄。
可将立铣刀的螺旋形主切削刃在端部研磨为弧形并与副切削刃平滑相接,研磨端部主切削刃时,端部主切削刃2的弧形尺寸与所要切削槽的弧形尺寸相一致。将此铣弧形槽的立铣刀具安装在龙门铣床上,进行立铣加工弧形槽,如果工件厚度为30mm,则用平口钳等工装夹具可一次装夹加工6个以上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矿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矿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70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