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亚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5139.0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琳 |
主分类号: | C01C3/20 | 分类号: | C01C3/2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邬松生 |
地址: | 417009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脱硫 废液 提取 氰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亚铜的装置,属于冶金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和氰化氢是非常有害的物质,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设备产生腐蚀,引起催化剂中毒,污染大气环境及影响人类健康。我国焦炉煤气经过脱硫脱氰工艺产生大量的脱硫废液,其主要成分有硫氰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硫氰酸亚铜是一种优良的无机颜料,可作船底防污涂料,也可用于果树防护,还可作为聚氯乙烯塑料的助燃剂与消烟剂及润滑油、润滑脂的添加剂、非银盐系感光材料以及有机合成催化剂、反应调节剂、稳定剂等,它具有杀菌(防腐)与杀虫活性。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亚铜是资源化处理焦化脱硫废液切实可行的方法。
目前工业化制备硫氰酸亚铜还主要是用无机盐合成,其装置是现有无机盐装置,生产的产品颗粒大小不均匀,亚铜离子少量被氧化成二价铜。王丽波在《燃料与化工》2011年02期上发表了《用脱硫废液生产硫氰酸亚铜的方法》报道了用脱硫废液生产硫氰酸亚铜的技术,提供了简单中试装置,其环境有利于亚铜的氧化,生产控制较难。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有申请号为201110164982.4的“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制备硫氰酸亚铜的方法”,还未公布。
如何将《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制备硫氰酸亚铜的方法》改进提盐工艺,利用焦化脱硫废液生产出质量好的硫氰酸亚铜,对于变脱硫废液为有效的二次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亚铜的装置,这种装置用于对焦化脱硫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提取高品质的硫氰酸亚铜,有利于提高焦化脱硫废液资源化利用的附加值,还有利于焦化企业节能减排,大力开发循环经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亚铜的装置包括脱色釜、第一搅拌机和第二搅拌机、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废液储罐、过滤机、真空机组、反应釜、离心机、干燥包装器、中间桶以及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第三输送泵和第四输送泵,废液储罐的侧壁装有的带开关的管道连第二输送泵的进口端,第二输送泵的出口端经管道从脱色釜的顶端接入内腔,脱色釜的顶端装有第一搅拌机,脱色釜的下端连有第一出料口,在第一出料口出口端连接的带开关的管道接第一输送泵的入口端,第一输送泵的出口端装有的带开关管道连过滤机;过滤机的侧壁有带开关的管道连真空机组,过滤机的下端有带开关的管道连第三输送泵的入口端,第三输送泵出口端连接的管道从中间桶顶端入内腔,中间桶的侧壁装有的带开关的管道连第四输送泵的入口端,第四输送泵出口端连接的管道从反应釜的顶端连入内腔;在反应釜的顶部有第二搅拌机,反应釜的下端装有第二出料口,在第二出料口出口端连接的带开关的管道入离心机的内腔,离心机的侧壁有输送管连干燥包装器。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亚铜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效果在于:
①采用此装置可以得到纯度高达99%以上的硫氰酸亚铜产品,整个提取过程不对环境排放任何有害气体;
②用此装置提取硫氰酸亚铜其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有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亚铜的装置布置示意图,亦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所述的一种从焦化脱硫废液中提取硫氰酸亚铜的装置包括脱色部分、过滤部分、反应部分和产品生产部分,具体包括脱色釜1、第一搅拌机2和第二搅拌机7、第一出料口3和第二出料口9、废液储罐4、过滤机5、真空机组6、反应釜8、离心机10、干燥包装器11、中间桶12以及第一输送泵a1、第二输送泵a2、第三输送泵a3和第四输送泵a4,其中脱色部分由废液储罐4、第二输送泵a2、脱色釜1、第一搅拌机2和第一出料口3组成,过滤部分由第一输送泵a1、过滤机5和真空机组6组成,反应部分由第三输送泵a3、中间桶12、第四输送泵a4、第二搅拌机7、反应釜8和第二出料口9组成,产品生产部分由离心机10和干燥包装器11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琳,未经陈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51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层多参数监测调参仪
- 下一篇:一种汽车洗涤器防回流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