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钎卡机构及一种凿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62310.2 | 申请日: | 201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0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造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隆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3 | 分类号: | E21B17/03;E21B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杨明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凿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凿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钎卡机构及一种凿岩机。
背景技术
对于手持式液压凿岩机、支腿式液压凿岩机、导轨式液压凿岩机、气腿式风动凿岩机等多种轻型凿岩机,为了避免钎杆在凿岩过程中发生跳动,以及为了便于在钻完炮孔停止凿岩机时拔出钎杆,通常都设有配套的钎卡机构。该钎卡机构在凿岩过程中能够制约钎杆的运动范围以免过大的跳动,还能在钻完炮孔后对钎卡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以便顺利拔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现有的钎卡机构包括凿岩机的机头体1、钎卡2、柱销3、弹簧4、自锁螺母5、定位螺栓8、两个碟簧6和两个胶托7等部件。钎卡2通过定位螺栓8安装在机头体1的上端,且利用自锁螺母5固定,两个胶托7呈锥状,都套在定位螺栓8上并分别从两侧支撑钎卡2,两个蝶簧6也套在定位螺栓上并分别与两个胶托7配合,弹簧4一端通过柱销3抵住钎卡2,另一端抵住机头1。机头体1下端设置具有六方孔的转钎套,六方成品钎杆安装在该转钎套的六方孔内,钎杆的尾部通常为比钎杆主体略粗的裙部,对应地,钎卡2下端具有半径为R的凹部,R的大小与钎杆的裙部的圆角半径基本一致。
正常凿岩过程时,由于钎卡2下端与钎杆中心之间的距离H大于钎杆横截面对角线最大值的一半,因此不会干扰钎杆的正常转动;当钻完炮孔凿岩机停机拔钎时,凿岩机向后回退使钎杆的裙部与钎卡2上的凹部相配合,钎卡2通过凹部对钎杆施加一定作用力,并借助凿岩机支腿的回退力将钎杆轻松拔出,与此同时,弹簧4通过柱销3紧紧地抵住钎卡2便于其施力。如果钎杆在拔钎过程中遇到较大阻力,则胶托7和碟簧6会发生一定弹性形变,使钎卡着力时得到力量缓冲而不会被憋死,有效避免了零件损坏。
然而,这种钎卡机构中胶托7和弹簧6的弹性变形量有限,拔钎过程中如果因岩石裂缝等突发状况导致拔钎阻力过大时,可能使钎卡2无法对钎杆施加足够的作用力而起不到协助拔钎的作用,甚至可能导致钎卡受力过大而损坏。尤其对于液压式凿岩机,其凿岩冲击力和凿岩速度比同量级的风动凿岩机大,一旦出现非正常工作状态而使钎杆受到很大的卡紧力,现有的钎卡机构难以满足这类凿岩机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拔钎过程中的施力效果、不易损坏的钎卡机构及一种凿岩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钎卡机构,包括机头体和钎卡,还包括弹性件和浮动钎卡环,所述钎卡前端设置钎杆定位件,后端设有钎卡固定块,所述机头体的后端具有向前抵压所述钎卡固定块的支撑面,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机头体的前端,且将所述浮动钎卡环抵在所述弹性件与钎卡固定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钎卡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钎杆定位件与钎卡固定块之间的弹性杆。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杆具有两条、所述钎卡固定块具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头体的两侧,所述机头体的后端两侧还分别设有凸耳,所述支撑面位于所述凸耳的前端;所述两条弹性杆分别固定在所述钎杆定位件的两侧,且向后延伸而与两个所述钎卡固定块对应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杆为金属弯折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方形弹簧,所述方形弹簧通过对开式弹簧座安装在所述机头体的前端;所述对开式弹簧座包括两个独立的座体,两个所述座体卡在所述机头体的前端且相互配合。
另外,所述钎卡固定块的前端具有开口,所述浮动钎卡环自所述开口嵌入所述钎卡固定块,所述钎卡固定块后端具有垂直于所述钎卡的延伸方向、用于抵住所述机头体的支撑面的拔钎定位面。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钎卡环与所述钎卡固定块形成以所述浮动钎卡环为旋转轴的转动副,所述钎卡固定块还包括与所述拔钎定位面呈一定角度的安装定位面,和/或与所述拔钎定位面垂直的运输定位面。
优选地,所述钎卡固定块的拔钎定位面、安装定位面与运输定位面与所述浮动钎卡环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钎杆运输定位面上还设有与所述机头体的后端相匹配的嵌合部。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了一种凿岩机,包括钎卡机构和钎杆,所述钎卡机构为以上所述的钎卡机构,所述钎杆穿过所述钎杆定位件安装在所述机头体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隆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隆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62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