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9991.7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8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毋焱;杨月仙;邓勇;高伟;李刚;詹平;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埃德尔黛威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管道 泄漏 检测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装置,具体涉及到多种气体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技术及量程切换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用于燃气管网管道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的设备。随着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尤其在西气东输以后,燃气管网已经成为城市供气的主要输送方式,那么如何在城市中保证燃气管网管道安全运行就成为迫切的需求。为了保障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及众多的企事业单位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研制出一种价格低、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和功能强的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装置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保证安全的办法。
目前我国国内的检漏设备基本都是手持报警仪和固定的点式监测设备为主,缺乏全量程、便携式、可移动的燃气管道泄漏检测定位装置,可以方便、快速、准确进行大面积的日常巡检,快速发现可疑点,精确定位,以避免酿成重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管道泄漏检测装置,以解决对燃气管道进行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气管网管道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装置,它包括:用于采集信号的气体传感器组及信号电路、隔膜气泵驱动及流量控制电路、气泵压力保护电路、隔膜气泵、微处理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气体传感器组及信号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信号输出端与气泵压力保护电路、隔膜气泵驱动及流量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传感器组包括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是不同量程的,它包括低浓度PPM级别的传感器和测试爆炸下限的中级别浓度的催化传感器及高浓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组垂直;所述用于传感器信号采集的信号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的零点调节及温度补偿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零点调节及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由传感器采用配置PTC电阻和传感器、数字电位器组成的桥式电路,消除温漂对桥的影响作用的数字电位器采用电阻比的结构方式;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采用NDIR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一个电源软开关电路,该电源软开关电路采用MOS管的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气泵压力保护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升压电路、RC滤波电路、运放电路、跟随器和调节PWM脉宽电路。
所述气体传感器组的压力传感器进出气安装方式是在气泵出气端管道中设置一段喇叭形的管道,喇叭形两端引出接出两个岔口,靠近气泵出气端接到气压传感器的进气端,喇叭形出气端岔口接到气压传感器出口。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燃气压力管道进行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同时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和性能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组成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的电源软开关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零点调节及温度补偿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气体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燃气管网管道泄漏检测及泄漏定位装置的结构参见图1,它包括:它包括:用于采集信号的气体传感器组及信号电路、隔膜气泵驱动及流量控制电路、气泵压力保护电路、隔膜气泵、微处理器和电源模块;所述气体传感器组及信号电路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信号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信号输出端与气泵压力保护电路、隔膜气泵驱动及流量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传感器是不同量程的传感器组,它包括低浓度PPM级别的传感器和测试爆炸下限的中级别浓度的催化传感器及高浓度传感器。参见图7所示,该传感器组垂直(即传感器中心线垂直于气室气孔(气流通路)的中心线)放置于隔膜气泵的气室内,以达到气流无角度的吹过传感器探测面,使测试值稳定的目的。所述用于传感器信号采集的信号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的零点调节及温度补偿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零点调节及温度补偿电路参见图4所示,包括由传感器采用配置PTC电阻和传感器、数字电位器组成的桥式电路,消除温漂对桥的影响作用的数字电位器采用电阻比的结构方式;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采用NDIR信号处理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埃德尔黛威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埃德尔黛威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99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