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护自开收伞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8508.3 | 申请日: | 201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4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笔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隆(福建)洋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A45B25/16;A45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防护 开收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自开收伞。
背景技术
自动开收伞因其具有自动开启和自动收合功能,深受广大用户喜欢并已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习用的自动开收伞,再次开启前需将伞杆压到底才能进行再次自动开启,在下压的过程中一旦脱手就会造成快速回弹,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防护自开收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安全防护自开收伞,包括伞架、伞杆、上巢、下巢、内座、伞柄壳、按钮、自动开收装置,所述伞杆主要由导管及依次套接的外管、中管和内管构成,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固定在外管上端的滑轮座、定滑轮、设于下巢上的下巢滑轮、设于导管内的开收拉绳、固接于开收拉绳一端的子弹头,它还包括设于内座内部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拉绳、储绳簧、活动塞簧、活动内塞,所述储绳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储绳棘轮和固定座,所述的自动开收装置还包括套接在导管下端的分绳塞、固定在按钮上的摇杆,防护拉绳的上端固接在滑轮座上,其下端依次穿过导管的管腔、分绳塞的右分绳槽及活动内塞的槽沟缠绕在储绳棘轮上,所述活动内塞内套接有弹片,活动内塞的沉槽内装设有活动塞簧,活动塞簧的上方设有定位销钉。
所述活动内塞下端设有一与储绳棘轮卡接的卡位台阶。
所述储绳棘轮外部设有一与防护拉绳接触的引导销钉。
所述摇杆与按钮之间设有摇杆销,摇杆簧套接在摇杆销上。
所述分绳塞还设有一左分绳槽,开收拉绳设于左分绳槽内。
所述内管的孔内下端还设有一挡位台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一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由防护拉绳、储绳棘轮、储绳簧、固定座、引导销钉、弹片、活动内塞、活动塞簧、定位销钉组成,结合自开收伞的自动开收装置,在开收伞动作的时候,子弹头卡接或离开活动内塞,并结合活动塞簧的作用力来实现活动内塞的来回移动,控制活动内塞与储绳棘轮的扣合和分离动作,来实现防护功能的开启与关闭,在伞架收合或子弹头脱离时,防护功能开启,防护拉绳在储绳簧的作用力下,逐步将防护拉绳绕在储绳棘轮上,拉住外管,使其慢慢收回,从而较好的控制伞具的回收节奏,有效防止使用者收伞不够力或不到位和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空弹,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和自动开收装置结合,且不影响自开收伞的自动开收功能,结构紧凑、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I-I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伞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伞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回压伞具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防护自开收伞,它包括伞架1、伞杆2、上巢3、下巢4、内座5、伞柄壳6、按钮7、自动开收装置8、防护装置9。
伞杆2由反向弹簧21、管内弹簧22、导管23、外管24、中管25和内管26组成,外管24、中管25、内管26依次活动套接在一起,导管23套置在内管26内,固定在滑轮座800的下端孔内,管内弹簧22套接在导管23上且位于导管23与内管26之间,由内管26孔内下端的挡位台阶261限位,反向弹簧21固定在外管24孔内上端,所述上巢3固定在外管24上端,下巢4活动套接在外管24上,内座5固定在内管26的下端且内座5套置在伞柄壳6内;所述伞架1分别连接在上巢3和下巢4的相应齿槽内,伞架1上设有收伞簧11;按钮7活动穿设在内座5上。
所述自动开收装置8由滑轮座800、定滑轮801、下巢滑轮802、开收拉绳803、分绳塞804、子弹头805、弓片簧806、弓片807、摇杆808、摇杆簧809、摇杆销810组成,滑轮座801固定在外管24的上端,定滑轮801可旋转安装在滑轮座800内,下巢滑轮802可旋转的安装在下巢4上;分绳塞804套接在导管23内的下端,开收拉绳803的一端与子弹头805的上部连接,开收拉绳803的另一端通过分绳塞804的左分绳槽811和穿过导管23内,盘绕过定滑轮801和下巢滑轮802后连接在滑轮座800上,摇杆808通过摇杆销810固定在按钮7上,摇杆簧809套接在摇杆销810上,弓片807套接在按钮7上,弓片簧806套接在弓片80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隆(福建)洋伞有限公司,未经富隆(福建)洋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8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