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立管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496.0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豪车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K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的立管构造,以钛合金材质所一体制作具有前叉束、中管、车手束三段落的立管;以为立管的前叉束与中管、中管与车手束之间系为一体制成而无焊接情形下,以为在与前叉管、车把手做紧贴包束时,得具有强固性,不致发生断裂现象。
背景技术
按,一般有关自行车中与前叉管组合的立管A,由前叉束A1、中管A2、车手束A3三段落分别以焊接方式制成(如图1、图1A);然而以焊接方式制成的立管A,可能会因在包束前叉管B、车把手C的紧迫后受到不平路段的震动下,而从焊接位置D发生断裂现象。
因此,申请人是开发出本实用新型内容,并提出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的立管构造,其结构简单,无焊点,不易断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的立管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立管结构是由钛合金材质以一体成型制作且具有前叉束、中管、车手束这三段落的立管,其中供前叉管紧贴包束固定的前叉束的上、下两位置各具有一呈直孔状的中空环,并在每一中空环一侧有一剖沟,剖沟两边各有一平圆穿孔及内螺孔,而供车把手紧贴包束固定的车手束为呈横孔状的凹陷槽,并在其四周各有一与一立管上盖组合的螺孔。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以立管中的前叉束、车手束分别供前叉管、车把手做结合以形成紧贴包束固定住后,在立管的前叉束与中管、中管与车手束之间为一体制成而无焊接情形下,以为在与前叉管、车把手做紧贴包束时,得具有强固性,不致发生断裂现象;同时,立管本身以钛合金材质一体成型制作下,是在整体内、外并无焊点,并具轻盈、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昔式者的图示。
图1A:为图1中焊接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A:为图2的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如图2、图2A、图3所示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行车的立管构造,是由钛合金材质以一体成型制作且具有前叉束11、中管12、车手束13这三段落的立管1,其中前叉束11的上、下两位置各具有一呈直孔状的中空环111,并在每一中空环111一侧有一剖沟112,剖沟112两边各有一平圆穿孔113及内螺孔114,而车手束13为呈横孔状的凹陷槽131,并在四周各有一螺孔132、以为藉由一立管上盖2组合。
遂以为前叉管B系置于立管1中前叉束11上、下两位置的中空环111,以为螺栓3A穿经位在剖沟112两边的平圆穿孔113至内螺孔114中将的螺紧住,而车把手C则是置于立管1中车手束13的凹陷槽131,之后再由一立管上盖2与四周的螺栓3B以为螺入螺孔132中呈固定组合(如图4)。
如此藉由立管1中的前叉束11、车手束13分别供做结合以形成紧贴包束固定住,由于在立管1的前叉束11与中管12、中管12与车手束13之间在以钛合金材质的一体制作成型而无焊接情形下,因此在与前叉管B、车把手C做紧贴包束时,即使在遇到不平路段的震动下,亦具有强固性,不会有发生断裂现象;同时也因为立管1本身就没有焊点,加上以钛合金材质制成者乃十分轻盈,因此在外观上十分完整、美观。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以上所述的功效发挥,当符合新型专利的成立要件,恳请贵局明鉴,惠予授准合法的专利权成立,至感德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豪车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维豪车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