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住房墙体模块的工厂化生产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6312.0 | 申请日: | 201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叶汉河;叶贤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业管桩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0171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住房 墙体 模块 工厂 化生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住房墙体模块的工厂化生产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和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及环境,安全、高效、低廉、节能、低碳、环保型的城市建造模式,已是各个相关行业极力推崇的目标,新型的住房模块化也已悄然进入建筑领域。
然而,目前已有的住房模块化建造,没有摆脱现场钢筋龙骨成形、混凝土浇制、自然晾干的低效生产工艺,即便是类似混凝土预制件专业厂,仍然是沿袭现场简陋的制作方法,只是简单的场地位移而已,没有从根本解决城市减排、环境污染、高效节能等实质性问题。
水泥凝固机理:
硅酸盐水泥是目前建筑领域混凝土构件普遍使用的,其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
3CaO·SiO2(C3S);硅酸二钙2CaO·SiO2(C2S);铝酸三钙3CaO·Al2O3(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C4AF)等,由于水泥制造所采用的工艺、原材料存在不同,其内部组分、含量的不确定性,导致水泥凝固、硬化、收缩率等机械性能存在很大差异,其水化反应方程式主要有:
3CaO·SiO2 + nH2O == xCaO·SiO2·yH2O + (3-x)Ca(OH)2
C3S + nH == C-S-H + (3-x)CH
2CaO·SiO2 + mH2O == xCaO·SiO2·yH2O + (2-x)Ca(OH)2
C2S + mH == C-S-H + (2-x)CH
OH- + CaSO4 → R2SO4 + CH
K2SO4 + CaSO4·2H2O → K2SO4·CaSO4·H2O(钾石膏) + H+
CaO+H2O→Ca(OH)2
主要氧化物为:CaO、SiO2、Al2O3、Fe2O3、MgO、SO3、TiO2、P2O5、K2O、Na2O等。
水泥颗粒越细,硬化得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水泥加水搅拌到开始凝结所需的时间称初凝时间。从加水搅拌到凝结完成所需的时间称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可由测定仪测定。
由此可见水泥制品其本身从水化液态到固态过程中时间的不确定性,硅酸盐类各个组分均以CaO为结晶核结晶固化,同时上述氧化物CaO、SiO2、Al2O3、Fe2O3、MgO、SO3、TiO2、P2O5、K2O、Na2O,尤其是活泼金属氧化物的水化反应则先于硅酸盐类的发生,且反应强烈和迅速,水化反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系列的化学反应综合过程,其中混合有置换反应、氧化反应、酸碱盐复分解反应等,其组分有离子、分子、化合物、形态有液相、气相、固相,主要水化反应物为:
K2O+H2O → K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业管桩构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业管桩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6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硅片切割浆料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