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碎纸机的清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5855.0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夏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钓具技术标准化(北仑海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2C18/16 | 分类号: | B02C18/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纸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纸机,具体指一种应用在碎纸机上的清纸机构。
背景技术
碎纸机是一种能将各种文件迅速地进行粉碎的办公用品。目前,为满足这种需求,市场上早已出现各式碎纸机,它通常包括有碎纸机机头、成型于机头外壳上的入纸口、设置在机头内的马达及通过马达带动的刀轴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632302U中的《碎纸机清理纸屑装置》就披露了这样一种装置。
现有的碎纸机使用过程中,因纸张类型、纸张质量及进纸辊摩擦力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通常会出现进纸过多而产生卡纸现象,卡纸后,碎纸机会因过载而停止工作,此时若不能及时彻底地清除卡住的纸张,就会影响碎纸机的正常工作。为此,人们通常将进纸部分设置成可拆卸式结构,如上述专利文献中所披露的活动安装在机头的清纸板。也有将碎纸机的电路设置成正反转电路。因此,采用上述清纸机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方便清纸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在碎纸机发生卡纸时同样可以方便、快速地清理卡纸的碎纸机的清纸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碎纸机的清纸机构包括碎纸机上盖和可拆卸地坐落在上盖中的基座,该基座构成碎纸机的送纸通道的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具有腔体,在各所述的腔体内设置有锁紧块和与锁紧块的尾部相抵而使锁紧块的头部外露于基座侧面的弹簧,在所述基座表面上还开有与上述腔体相贯通的导向孔,所述的锁紧块上设有露于该导向孔的操作柄,同时在相对于基座侧面的所述上盖上开有供所述的锁紧块的头部插入的锁紧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送纸通道有两个,分别为手动送纸通道和自动送纸通道,所述基座的前、后表面分别成为该手动送纸通道、自动送纸通道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同时快速地对两个送纸通道进行清纸工作。
在上述各方案中,为了使基座能准确、快速地坐落在上盖中,所述基座的两相对侧 面分别与对应的上盖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导向槽和导向筋,该导向槽和导向筋沿基座坐落方向分布且邻近于基座的底面,同时这种凹凸配合的结构,避免了基座与上盖之间存有间隙,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纸张在通过自动送纸通道时进入到基座与上盖之间的接合面上,以确保纸张顺利地通过。较好的,所述的导向槽位于基座上,所述的导向筋位于所述的上盖上。当然,也可以是导向槽位于上盖上,所述的导向筋位于基座上。
所述的导向孔可以位于基座的上表面,但较好的是将它设计在所述的基座的前表面上,同样既方便操作,又能使碎纸机表面完整,以防灰尘等落入基座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发生卡纸时,可以通过推动两锁紧块上的操作柄,克服各自弹簧作用力使各锁紧块的头部内缩于对应的腔体中,从而可以解除对基座的锁紧,使基座可以从上盖中取出,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方便、快速地清理卡纸,使碎纸机能尽快地恢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该碎纸机为带有手动送纸通道a和自动送纸通道b的碎纸机,手动送纸通道a和自动送纸通道b向下交汇处安装碎纸刀(图中未示),碎纸机的清纸机构包括碎纸机上盖1和基座2,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坐落在上盖的中部凹槽11中,上盖上还形成有供待碎纸张容纳的储纸腔12和罩设住该储纸腔的一翻盖(图中未示)。
上述基座2的前、后表面分别成为手动送纸通道a、自动送纸通道b的一部分,基座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开有临近于上盖的腔体21,各腔体内设置有锁紧块3和弹簧4,弹簧4的一端抵于腔体内壁,另一端与锁紧块3的尾部相抵,使锁紧块3的头部始终具有外露于基座侧面的趋势;基座前表面还开有与上述腔体相贯通且沿锁紧块移动方向分布的导向孔22,锁紧块上设有露于导向孔的操作柄31;同时在相对于基座侧面的所述上盖上,即上盖的中部凹槽的内侧壁上开有供锁紧块的头部插入的锁紧槽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钓具技术标准化(北仑海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钓具技术标准化(北仑海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碎机的辅助进料装置
- 下一篇:卧式珠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