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5740.1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9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姜绪宏;贾超;计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1/02;H01B5/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地址: | 23833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损耗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地说是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军用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先进武器被开发制造出来,微波低损耗电缆可用作通讯、跟踪、警戒、电子对抗等系统中无线电设备的柔软传输馈线。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绕包聚四氟乙烯微孔发泡薄膜绕包的绝缘模式,但是作为多芯绞合导体的微波低损耗电缆在绕包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最内层包带在绕包过程中存在褶皱现象,由于该电缆对结构的一致性要求非常苛刻,一旦出现褶皱,电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就会出现驻波,最终导致整根电缆驻波比不合格的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具有频带宽、损耗低、驻波低和高屏蔽性、高保密性、高稳定性等特点,完全能满足通讯、跟踪、警戒、电子对抗、导航等系统中无线电设备的微波通讯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波低损耗电缆,电缆中心采用多股成束的镀银铜线导体,在所述导体外层依次设置聚四氟乙烯第一绝缘层、聚四氟乙烯微孔发泡薄膜绕包第二绝缘层、镀银铜带绕包第一屏蔽层、镀银铜线编织第二屏蔽层、电缆的最外层挤包聚全氟乙丙烯护套层。
所述导体由多根镀银铜线绞合构成,且银层厚度为2μ。
所述聚四氟乙烯第一绝缘层推挤挤出的厚度为0.15m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成功的解决了多芯微波低损耗电缆在绕包聚四氟乙烯低损耗薄膜过程中内层包带出现褶皱现象,为电缆的重要性能指标驻波比的合格提供了坚实工艺基础,采用这种结构的微波低损耗电缆的驻波比要低,数值大约可以降低0.4左右,极大的提高了电缆性能指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第一绝缘层,3第二绝缘层,4第一屏蔽层,5第二屏蔽层,6护套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电缆可以通过以下工序制得:使用精密绞线机绞合多股镀银铜绞线作为导体1,禁止有跳股松股现象出现,并且保证银层中不允许含有镍的成分存在,镀银银层的厚度为2μ;在导体1外用高温挤出设备挤包0.15mm厚度的聚四氟乙烯作为第一层绝缘2,推挤出后,采用不完全烧结,使得聚四氟乙烯绝缘中的助剂在高温下挥发,推挤出的电缆外径一致性要高,外径波动要小。其次为烧结过程中,各段烧结炉的温度要保证波动在3摄氏度范围内,各区温度均在350摄氏度以下,这样烧结出的电缆一致性高,绝缘的介电常数稳定,电缆一致性好,通过进口的詹尼斯卧式推挤机,成功的解决了内层聚四氟乙烯烧结问题。烧结后电缆绕包聚四氟乙烯微孔发泡薄膜形成第二绝缘层3,绕包镀银铜带第一屏蔽层4,在第一屏蔽层4外编织镀银铜线形成第二屏蔽层5,挤出聚全氟乙丙烯护套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源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