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兼具除氧和钠离子交换功能的组合式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5132.0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5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钠离子 交换 功能 组合式 水处理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兼具除氧和钠离子交换功能的组合式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锅炉的给水有严格的要求,首先需经软化或除盐处理,使锅炉受热面内部不结水垢。但是,水中仍含有氧气和其他气体,氧是一种主要的去极化剂,能造成锅炉设备及热力系统金属面产生腐蚀,这种腐蚀经常是局部性溃疡腐蚀,严重时造成金属壁穿孔,不仅大大缩短锅炉设备的寿命,而且影响锅炉及热力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必须采用多空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铁沉淀。 除氧器采用海绵铁为滤料,罐体被设计成双反洗结构,使滤料的反应物和截留物能被充分的冲洗出去。
钠离子交换器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安全的全新软水处理系统方法。以终端用户要求为设计原则,结合原水预处理,水质监测调配系统,选择新型精配设备组成全自动钠离子交换软水系统。彻底解决了用户以往单独使用软水器所造成的运行费用高、设备故障频繁、出水水质不稳定、用户需求水质不匹配等众多问题。得到了全国各地用户的广泛认可,是客户的最佳选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除氧和钠离子交换功能的组合式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海绵铁有巨大比表面积,为海绵状多孔隙的铁粒,内部多孔的网状,比表面积大于80m2/g,为水中的溶解氧提供了极大的反应空间,加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当含有溶解氧的水通过海绵铁时,水中氧气与铁发生彻底的氧化反应,从而保证出水溶解氧含量低于0.05 mg/L以下,其化学反应式为: 2Fe+2H2O+O2→2Fe(OH)2。Fe(OH)2吸附在海绵铁颗粒上,但它在含氧水中是不稳定的,它将被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合物,其反应式为:4Fe(OH)2+2H2O+O2→4Fe(OH)3。反应产物Fe(OH)3为不溶于水的黄绿色絮状沉淀,被拦截在海绵铁颗粒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用一定强度的反洗水就可以冲洗干净,恢复到初始的除氧能力。
水的硬度主要由其中的阳离子、钙(Ca2+)、镁(Mg2+)离子构成。 当含有硬度的原水通过交换器的树脂层时,水中的钙、镁离子被树脂吸附,同时释放出钠离子,这样交换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离子的软化水,当树脂吸附钙、镁离子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出水的硬度增大,此时软水器会按照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失效树脂的再生工作,利用氯化钠溶液(盐水)通过树脂,使失效的树脂重新恢复至钠型树脂。
兼具除氧和钠离子交换功能的组合式水处理设备,包括钠离子交换器、软化水箱、除氧水泵、过滤式除氧器和除氧水箱,钠离子交换器的进水管接原水,钠离子交换器的出水管接软化水箱的进水管,软化水箱的出水管串联除氧水泵后与过滤式除氧器的进水管相连接,过滤式除氧器的出水管接除氧水箱的进水管。
上述除氧水泵有两个,呈并联关系接在软化水箱的出水管上。
上述除氧水箱的出水管上设置有锅炉给水泵,锅炉给水泵有两个,呈并联关系接在除氧水箱的出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兼具除氧和钠离子交换功能的组合式水处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可在常温下实现除氧, 进水无需加热;除氧效果稳定可靠,出水中溶解氧含量稳定≤0.05mg/L,符合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2)设备可低位布置, 工艺简单,无过高的高度要求; 流程简单合理,设备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操作维护;
3)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可以自动根据时间或工作压损进行反冲洗,无需人工操作,及时的反冲洗消除了除氧剂结块情况、降低水耗,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水质软化过程自动化:该设备通过程序控制装置,实现离子交换和树脂再生过程的自动化;
5)适用性广:可用于工业锅炉、热交换器、空调、洗衣、沐浴设备及食品、制药、电子等行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钠离子交换器,2、软化水箱,3、除氧水泵,4、过滤式除氧器,5、除氧水箱,6、锅炉给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兼具除氧和钠离子交换功能的组合式水处理设备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5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永磁同步电梯曳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