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鼾症气囊改善枕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4805.0 | 申请日: | 201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华;欧卫国;沈松华;姚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联助眠科技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F5/56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1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改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是一种改善鼾症的枕头。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睡眠打鼾是一个损害健康、具有潜在危险的疾患,夜间反复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 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
目前临床医学上对鼾症重度患者常采用等离子刀技术对鼻腔通气功能进行重建。尽管通过手术用来治疗肥胖导致的打鼾和堵塞性呼吸暂停综合症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手术时比较痛苦,费用也较大,而且复发率高。
对于大多数轻、中度鼾症人群,多采用辅助睡眠器具,以达到改善睡眠姿势、减少或防止睡眠呼吸低通气状况的发生。主要有:①止鼾器。在口腔内放置辅助止鼾器和利用中医经络原理结合电针刺激的手段,控制睡眠时咽部肌肉松弛以达到减鼾、止鼾的目的,其对单纯性打鼾和轻中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有一定效果,但对于重度患者只能起到控制鼾声、缓解憋气的作用;②呼吸机。呼吸机是一种人工的机械通气装置,用以辅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肺内气体交换的功能,降低人体的消耗,以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但是,以上方式使用不便,更会对人体带来不舒适的刺激,使得大部分鼾症患者不愿意接受,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有效改善鼾症的鼾症气囊改善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鼾症气囊改善枕,其特征是:包括固定置于枕芯上表面中央位置的气囊,枕芯内部均匀填充有填充材料,气囊与人工吹气、排气装置连接。
在气囊与枕芯填充材料之间设有具有安神助眠功效配方的芳香植物材料层。在枕芯填充材料下方设置具有慢回弹特性的调整垫。气囊设置在枕芯上表面中央位置的袋状体中。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由于采用了特点位置的气囊调节装置,不对睡眠者施加任何机械刺激或附加器具的限制,保证了睡眠者的自然睡眠姿势。同时,使用者还可根据各自睡眠习惯,预先人工调节好枕头软、硬舒适度,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更有利于健康睡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鼾症气囊改善枕,包括固定置于枕芯6上表面中央位置的气囊1,枕芯内部均匀填充有填充材料3,气囊与人工吹气、排气装置5连接。在气囊与枕芯填充材料之间设有具有安神助眠功效配方的芳香植物材料层2。在枕芯填充材料下方设置具有慢回弹特性的调整垫4。气囊设置在枕芯上表面中央位置的袋状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人工吹气或人工排气来实现对气囊充气或排气。当人工吹气时,气囊充气,枕芯头部与颈部抬高;当人工排气后,气囊放气,枕芯头部与颈部降低。睡眠者根据个人的实际状况,调整气囊中的气量,设定适当的头部与颈部高度及不同的软、硬舒适程度,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使用时,1、把图1所示各部分分别按序放置在睡眠者的枕芯中。
2、通过人工吹气或人工排气,预先调节好睡眠者枕芯中气囊的压力,改变枕芯头部与颈部的高度及软硬度,从而改变睡眠者的头部与颈部的位置和角度,使咽部阻塞的气道打开,达到改善呼吸状况、改善睡眠打鼾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联助眠科技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联助眠科技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4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