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占位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1075.9 | 申请日: | 201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9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沈振勇;汪静波;翟立志;金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陵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占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磷酸铁锂电池使用的占位筒。
背景技术
普通碱性5号/7号A电池的电压是1.5伏特,而磷酸铁锂5号/7号电池的电压是3.2伏特。 市场上大多数用到电池的电子产品都设计了适合1.5伏特的电池室。 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可充电次数高等优点,可以在使用偶数1.5伏特电池的电子产品上,用磷酸铁锂5号/7号电池来代替普通碱性电池,但是需要配备同样数量的占位筒(通常称为假电池)。 占位筒虽没有电池功能,但是需要实现导电功能,而且内阻越低越好。
现在市场上已有的占位筒的设计就是采用磷酸铁锂5号/7号电池的空电池,通过金属电池壳来实现导电作用。虽然这种设计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也带来一些弊端。首先,空电池的外观和磷酸铁锂电池难以区分,消费者容易将电池和占位筒混淆,甚至将占位筒放到充电器上充电造成短路。其次,占位筒仅仅是占位和导电作用,完全没有必要用空电池来实现,其成本过高,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合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并且容易与真电池区分的占位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电池占位筒包括绝缘且透明的外壳、正极金属盖帽和负极金属盖帽,所述外壳是由两个半壳固定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外壳的内壁在靠近两端开口处分别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槽;所述正极金属盖帽和负极金属盖帽分别置于两端的环形槽内,其中,所述正极金属盖帽的凸头部从外壳的一端的开口处伸出,正极金属盖帽通过导电线与负极金属盖帽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是由两个半壳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现有占位筒的外壳为钢壳,通过正极金属盖帽与钢壳连接来达到导电的目的。而本实用新型电池占位筒的外壳采用绝缘透明材质制作,消费者能够对产品内部一目了然,从外观上可以很直观地与电池区分,能够避免将占位筒当作电池充电,从而解决了原有占位筒易与电池容易混淆的问题,减少事故发生。(2)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结构置于占位筒的内部,外壳不再用于导电,因此易于从现有材料中选择、获取具有透明性质的低成本材料制备外壳,并且材料可选范围大;同时又能确保占位筒的功能达到甚至超过现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3)外壳是由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半壳组装而成,由此可以很方便地将导电结构安装于外壳内。(4)电池占位筒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生产工艺成熟、简单,生产成本比原有的空电池占位筒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占位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池占位筒的内部导电结构的连接关系图;
图3本实用新型电池占位筒的外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正极金属盖帽; 2.导电线 ; 3.负极金属盖帽; 4.外壳; 5、7.环形槽; 6、8.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由透明材料制作成与标准电池相同大小的外壳,两端各固定一个金属电极盖帽,中间通过一根导电线来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池占位筒由绝缘、透明的外壳4和内部导电结构组成。其中,外壳4由两个半壳固定连接在一起组成的中空圆柱体(如图3所示),且外壳4呈两端敞口状。外壳4可以选用质优价廉的透明塑料制备。两个半壳的固定连接方式有多种,若从方便的角度来考虑,可以使用卡扣式固定。内部导电结构由正极金属盖帽1和负极金属盖帽3通过金属导电线2连接在一起组成(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外壳4的内壁在靠近上端的开口处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与正极金属盖帽1相匹配以使正极金属盖帽1能够很好地嵌入环形槽5内且正极金属盖帽1的凸头部从外壳4的一端开口处伸出以与电池室的结构相适配,正极金属盖帽1的背面为与导电线2的焊接面。同样,外壳4的内壁在靠近下端的开口处沿圆周方向设有环形槽7,环形槽7与负极金属盖帽3相匹配以使负极金属盖帽3能够很好地嵌入环形槽7内,其中,负极金属盖帽3的正表面(如图2所示的负极金属盖帽3的凸面)朝外,背面则为与导电线2的焊接面。为使占位筒能够与电池室相适配,通常,负极金属盖帽3的正表面与外壳4的端面齐平或略伸出外壳4的端面,当然,也可以是外壳4的端面略高出负极金属盖帽3的正表面。
本实用新型电池占位筒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焊接机器将正极金属盖帽1的背面与金属导电线2一端焊接在一起,然后把金属导电线2的另外一端与负极金属盖帽3的背面焊接在一起,由此形成电池占位筒的内部导电结构。然后,将正极金属盖帽1放入其中一个半壳的环形槽5中,并使正极金属盖帽1的凸头部从外壳4的一端开口处伸出;将负极金属盖帽3放入该半壳的环形槽7中,并使负极金属盖帽3的正表面朝外。最后,将两个半壳通过卡扣6、8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由此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占位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威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1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