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展开式救生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0764.8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9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和 |
主分类号: | B63C9/115 | 分类号: | B63C9/11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展开式 救生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展开式救生衣,尤其是指一种可让使用者于水中常保持垂直状态的救生衣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的救生衣虽然可以提供使用者于水面上产生一浮力,但是,人跌落于水中后,可能会产生挣扎的动作,并无法使人的重心维持在垂直的状态,而且一旦遇到水流湍急时,更容易造成使用者的头部没入水中,而无法浮出于水面上,因此,习用的救生衣,并无法确保使用者可以安全的漂浮于水面上,在使用上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
本设计人基于上述论点而致力于研究,发展出有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75039号:具有活动浮板的救生衣的专利案,其于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枢接部,该第一枢接部与浮板的第二枢接部相互枢接,又于本体上设有第一黏合部,该浮板相对应于本体第一黏合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黏合部,利用该浮板于水中可以前、后与使用者呈现互相垂直的状态,以供保持一平衡的浮力,有助于使用者重心稳定,使其头部可以保持浮出于水面上,然而,前案的救生衣以枢接方式连接浮板,其组成构件较为复杂,而容易使得救生衣故障,此外,枢接处容易藏污纳垢,让救生衣清洗不易,更容易造成使用不顺畅,因此还有再改良的空间。
经过本设计人改良之后,再次发展出有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M380300号:平衡式救生衣的专利案,其于本体上设置有一浮板,该浮板缝合连结于该本体上,又于本体上设有第一黏合部,而该浮板对应于第一黏合部的位置处设置有一第二黏合部,另有一挠性体连结于该本体及该浮板。
但是,上述前案还是有其问题如下:
1.所述挠性体直接连结于本体上,通常本体为软性材质,因此当所述浮板于水中拉扯挠性体时,本体会被拉扯而让所述浮板变得不稳定,或是让挠性体的连接处断裂,以至于安全性较为不足。
2.救生衣不够轻便,以至于使用者穿脱麻烦,不便于行动。
3.前案的救生衣只靠浮板的浮力支撑使用者漂浮,以至于有浮力不足的疑虑。
综合上述,前案虽然得以达成让使用者于水中保持垂直的功能,然而其安全性还有再加强的空间,因而有必要再改良。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救生衣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开式救生衣,所述救生衣具有穿脱容易、于水中的稳定性更高、组成构件简单、不容易故障及便于使用者活动等特点,使得所述救生衣兼具有安全性、轻便性、实用性及耐用性等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展开式救生衣,其包含有:
一固定浮体,包含有一缺口;
一绑带,包含有连接上述固定浮体的一连接带,前述连接带连接一环扣带;
一活动浮体,包含有一前活动浮块及一后活动浮块,分别连接上述固定浮体,前述前活动浮块及前述后活动浮块分别连接一绳体,前述绳体连接于上述环扣带上,一黏合件分别限制前述前活动浮块及前述后活动浮块于上述环扣带。
所述的展开式救生衣进一步包含有一护衣,前述护衣连接于所述固定浮体,并设有一拉链延伸至所述缺口,所述连接带及所述环扣带限制于前述护衣上。
所述固定浮体包含有一前胸浮块连接一后背浮块,前述前胸浮块设有所述缺口,前述前胸浮块连接所述前活动浮块,前述后背浮块连接所述后活动浮块。
所述前活动浮块分为一左浮块及一右浮块分别位于所述拉链的两侧,前述左浮块及前述右浮块分别连接所述绳体。
所述绳体环扣于所述环扣带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展开式救生衣具体下述优点:
1.所述绳体直接环扣于环扣带上,而有较稳固的结合力,并保持活动浮体的稳定性,以提供较佳的安全性。
2.组成构件少而不容易故障,且容易清洗,而有较好得耐用性。
3.救生衣轻便化,便于使用者活动,而有较佳的实用性。
4.透过环扣带即可穿脱所述救生衣,而便于使用者快速穿脱,而有较好的轻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各部构件对应关系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救生衣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绳体与环扣带的结合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二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救生衣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和,未经徐永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升降飞行器的全向飞行机翼结构
- 下一篇:虚拟桌面坐标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