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冲压模具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0446.1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9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奎;王志芳;袁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冲压 模具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冲压模具上使用的一种气动冲压模具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个性化的发展,相同的汽车有着不同的配置,相应的车身冲压件上就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版本,如多孔少孔、有窗无窗、有特殊的小造型或没有等等情况。如果为这些不同版本的产品另外增加模具,不但提高了整车的开发成本,而且无法在生产线上快速切换,为了节省开发费用和切换时间,就要想办法在同一组模具上冲压出不同版本的产品,这一直是模具开发人员研究的一个课题。最早的设计是通过使用不同长度的工作部分来满足需求,但由于模具上无法防错,工作部位磨损特别严重,而且无法在线上自动切换,逐渐不再被使用。近年模具制造公司为了满足这方面客户的要求,开始设计各种不同的气动切换装置安装到模具上,使模具能实现在线不同版本冲压件的切换。但这些装置有着很多不同的缺陷,比如为了使笨重的切换机构进行切换,使用了大推力的气缸,为了安装气缸和切换装置,模具的强度结构被破坏或被加大,造成模具开发成本高,可靠性、可维护性差,切换装置导向效果差,安全设置不完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冲压模具切换装置。这种切换装置可以在线自动切换,切换本体和上模本体之间可以精确导向,有安全防错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气动冲压模具切换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一端由外力驱动,另一端与推拉块静连接,所述推拉块位于模具压板的下表面并与之紧固连接,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还设有两组楔形块,所述每组楔形块的横截面为两个相对设置的缺角矩形,所述两个缺角矩形的斜边相匹配,所述楔形块的一组安装在切换本体上,另一组安装在推板上,还包括至少两组由互相匹配的导柱和导套构成的导向机构,导柱与导套滑动间隙配合,所述导柱安装在上模本体上,所述导套安装在所述切换本体上,压缩弹簧安装在压料芯上,压板与上模本体紧固连接。
所述推拉杆的一端通过气缸驱动。
所述压板将所述推板压紧在所述上模本体上。
所述切换本体挂在所述上模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气动冲压模具切换装置可以在不增大模具尺寸,不破坏模具强度的情况下,在线自动切换,切换本体和上模本体之间可以精确导向,有安全防错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可冲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不可冲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可切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
一种气动冲压模具切换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推拉杆2,所述推拉杆2的一端由外力驱动,另一端与推拉块3静连接,所述推拉块3位于模具压板7的下表面并与之紧固连接,所述压板7的下表面还设有两组楔形块4,所述每组楔形块4的横截面为两个相对设置的缺角矩形,所述两个缺角矩形的斜边相匹配,所述楔形块4的一组安装在切换本体上,另一组安装在推板上,还包括至少两组由互相匹配的导柱10和导套9构成的导向机构,导柱10与导套9滑动间隙配合,所述导柱10安装在上模本体上,所述导套9安装在所述切换本体5上,压缩弹簧6安装在压料芯上,压板7与上模本体紧固连接。
所述推拉杆的一端通过气缸驱动。
所述压板将所述推板压紧在所述上模本体上。
所述切换本体通过安全螺钉11挂在所述上模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根据附图所示3种状态情况是:在图1中的侧视图可冲压状态,气缸1和推拉杆2,与推拉块3连接后,推动推板8运动,使楔形块4上下重叠,这时可进行冲压工作,上模本体下移,压料芯到位后,切换本体5下移,压缩氮气弹簧6,最终工作部件12工作,完成冲压工作;在图2中的侧视图不可冲压状态:这时使楔形块4上下错开,上模本体下移,压料芯到位后,切换本体5下移,压缩氮气弹簧6,由于楔形块4错开,最终工作部件12不能达到工作位置,此时冲压模具处于非冲压状态。在图3中的侧视图切换状态:切换装置时,需要在模具打开状态,这时通过手动进气阀,进气,驱动气缸推或拉动推板8,达到楔形块4重合或错开的位置,这时推板8只受到气缸力,在压板7的导滑运动。切换本体5上下活动时,使用了4组导柱9和导套10,保证了切换本体5冲压时能灵活上下活动。安装4组安全螺钉11避免在氮气弹簧6失效或是压料芯脱离时,切换本体5脱出上模本体造成的生产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4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机床用双刀架系统
- 下一篇:改进的铝车轮旋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