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灯检机的托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50328.0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3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邱永谋;刘建勇;刘露;李建;唐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G01N21/1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灯检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制药机械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灯检机的托瓶组件。
背景技术
在制药机械设备领域中,灯检机是一种利用光学成像、计算机对图像进行比较的原理,对已包装液态药品和药瓶质量进行自动化智能检测的系列化专用设备。在异物检测过程中,为了清晰的观察瓶内药液中的可能存在的异物,需要在瓶体承托装置下方安装底光源,让光线经过瓶体承托装置中的光道自下而上对药瓶进行照明。
瓶体承托装置主要由空心轴和设于空心轴顶端的托瓶组件组成,托瓶组件包括承瓶件和透光玻璃。灯检时,当底光源的光通过透光玻璃对瓶底进行照射时,会使透光玻璃周围的温度升高,而由于透光玻璃是直接粘接在承瓶件上的,当温度升高时,透光玻璃容易出现粘接不牢甚至脱落的现象,若瓶子破碎,则会导致碎片和瓶内的药液流入光道,对光道产生污染,影响灯检机对异物的检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用于灯检机的托瓶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灯检机的托瓶组件,包括安装在空心轴上的承瓶件以及设于承瓶件上的透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瓶件上设有用于对透光玻璃进行定位的非粘接式的定位构件。
所述定位构件包括设于承甁件上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配合连接的带孔螺钉。
所述承瓶件顶端设有用于对透光玻璃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所述透光玻璃位于限位部与带孔螺钉之间。
所述透光玻璃与限位部的接触处设有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定位构件把透光玻璃支撑在承瓶件上,结构简单,避免了透光玻璃因升温而松脱,使用更加稳定可靠。
2、定位构件的带孔螺钉与承瓶件螺纹连接,装卸方便,也有利于透光玻璃的更换清洗。
3、透光玻璃与承甁件限位部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圈,能够避免药瓶外壁附着的药液流入透光玻璃下方的光道,防止光道污染而影响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灯检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承瓶件;2、带孔螺钉;3、螺纹孔;4、透光玻璃;5、密封件;6、限位部;7、空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灯检机的托瓶组件,为灯检机中瓶体承托装置的组成部分,其包括安装在空心轴7上的承瓶件1以及设于承瓶件1上的透光玻璃4,承瓶件1为中空且上下贯通的凸台形状,其下部套设在空心轴7上。承瓶件1上还设有定位构件,定位构件包括设于承甁件1内侧的螺纹孔3以及与螺纹孔3配合连接的带孔螺钉2,带孔螺钉2中间开有通孔,可让光线通过。承瓶件1顶端设有用于对透光玻璃4进行限位的限位部6,通过把带孔螺钉2旋紧在螺纹孔3内,使透光玻璃4卡在带孔螺钉2与承瓶件1的限位部6之间,从而达到固定透光玻璃4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定位构件把透光玻璃4支撑在承瓶件1上,结构简单,避免了透光玻璃4因升温而松脱,使用更加稳定可靠;而且定位构件的带孔螺钉2与承瓶件1螺纹连接,装卸方便,也有利于透光玻璃4的更换清洗。
本实施例中,透光玻璃4与承瓶件1限位部6的接触处设有密封件5,密封件5为O形密封圈。安装时,先将O形密封圈从承瓶件1下端口放入,使密封圈嵌入限位部6的环形槽中,再装上透光玻璃4,旋紧带孔螺钉2。O形密封圈能够对透光玻璃4周围进行有效的密封,避免药瓶外壁附着的药液流入透光玻璃4下方的光道,防止光道污染而影响检测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50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视频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RFID标签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