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芯的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49145.7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7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毛圣华;毛先华;毛文龙;金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36121 | 代理人: | 何彬 |
地址: | 336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铁芯的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芯热处理装置就其加热处理炉结构而言,不外乎方形或圆形,卧式或立式,其发热体和保温系统通常设置于炉体内的被处理铁芯的外侧四周,其加热方式是先自外侧单方向向中心方向对铁芯进行热辐射直接加热,然后再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铁芯进行整体加热,其主要缺点是传热速度慢且不均匀,以至工作效率低,造成加热炉内温差不一,致使炉内各处的磁芯加热量不一致、加热的时间不一致,进而导致热处理后的磁芯其磁性能一致性差;特别是其空间比较大的大型铁芯处理的炉体,这一问题尤显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铁芯的热处理装置。该装置热传递速度快,加热均匀,加工处理的铁芯性能稳定、可靠,一致性好,质量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炉体,设于所述炉体内腔的加热体,所述炉体内腔设有呈多处分布的/对应于铁芯的多个加热体。
所述呈多处分布于炉体内腔的多个加热体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炉体内腔铁芯(被加热体)的相对内、外侧的内、外加热体。
所述内、外加热体分别设于、或分别通过保温层设于炉体内腔的放空孔的外周壁和炉体的内周壁。
设于所述炉体内腔的多个加热体包括设于炉体底部的下加热体、或设于相应的铁芯(被加热体)的下部、炉体底部的加热体。
设于所述炉体内腔的加热体分别为与铁芯(被加热体)形状相对应的圆筒形或方筒形;所述加热体包括电阻丝和/或硅碳棒构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加热装置在处理能力相当的情况下,相对缩小了热传递的空间体积,相当于炉体内加热空间的内、外侧同时等速均匀受热,减小了炉内各处的温度差异,缩短了热传导距离,处理的铁芯一致高,性能稳定,相对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是对于大型环形铁芯,特别对于大型铁芯的处理其效果尤为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芯的热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热处理炉炉体1为圆筒形,圆环形的铁芯4置于圆筒形的炉体1的内腔,圆筒形的炉体1的中央设有位于圆环形的铁芯4的内侧的内放空孔5;圆环形的铁芯4的内外相对两侧分别各设有一与圆环形的铁芯4相对应的圆环形的内、外两加热体3a和3b,内加热体3a的内侧与内放空孔5之间、外加热体3b的外侧与圆筒形的炉体1的内侧之间分别设有绝缘保温层2。
内、外加热体3a、3b由电阻丝、硅碳棒等构成,其耐受温度为200-2000℃。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圆筒形的炉体1内、铁芯4的内、外侧、以及下方分别设有内、外和下加热体3a、3b、和3c。其余结构等与上述实施例类同。
本实用新型热处理炉的内放空孔或内加热体的直径为50-5000mm,炉体的直径为100-6000mm,炉体高度为300-3000mm,其具体尺寸可是根据铁芯(如非晶、纳米晶磁环)的尺寸要求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49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剂网巢支撑保护剂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覆膜中空纤维管的制备方法